《摆的研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摆的研究》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的内容,摆在本单元当中很重要,因为本单元前几课的计时工具用来计量时间误差非常大(比如太阳钟、水钟等),为了减小误差,人们不断的探索,摆的出现大大满足了人们的需要。用摆来计量时间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所以时间单元本身就隐含着人类在时间的测量上,不断追求减小误差的经历。那么位于这一单元的《摆的研究》一课,也可以把它放在整个过程中的一部分,一段历程,用不断减小摆的误差作为这一堂课的脉络贯穿二、说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了二年半的科学课的实验操作与分组合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已经知道要证明自己的猜测,需要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对影响摆每分钟摆多少次的因素有了自己的推测,并且也查阅了相关资料,在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所以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并学会对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分析误差成为本课的重点。综合本课特点,我将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既能使学生获得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来验证结论,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只得到这个结论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在测量时从控制变量——数据分析——误差分析——调整再测。让学生经历一个不断减小误差,接近正确值的过程。锻炼他们在科学探究中严谨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三、说教学准备:学生材料:每小组一个计时器、一个铁架台、一根带挂钩的棉线、三个重量相同的钩码、研究摆锤重量和研究摆绳长短的记录表各一份。《摆的研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2.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过程与方法:1.经历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绳对一定时间内摆的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2.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数据与现象分析,并得出初步结论,发现新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的结果是需要经过反复测量的;2.认识到实验中细心观察并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3.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教学重点】经历改变摆的摆锤与摆绳长短对一定时间内摆的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探究,侧重于引导学生控制变量和分析实验误差。【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合理控制变量,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并应用于解决生活问题。【教学准备】铁架台、细绳、钩码、实验记录单、秒表【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自学教材和查阅资料了解常态数据和检验实验的方法。一、直接导入:1、师:课前同学们对本课都进行了预习,谁来说一说你的预习收获是什么?2、生汇报,师适时板书:(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与摆锤重量无关)二、简晰实验方法1、师:这样的结论是不是正确的呢,需要数据来说明,那这两个实验分别该怎么做呢?生回答:(控制改变一个变量,其他变量都不变)2、师补充实验要求(以PPT形式出示)(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明确每个实验中一定要保持相同和不同的因素是什么,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有效证据。尤其是引发学生对实验操作细节加以关注,强调测量要客观、精确它将影响证据的可靠性,充分渗透实证意识。)三、学生探究1、生实验,师巡视指导,记录员认真记录数据第一个实验完成后,由记录员负责把数据填入老师的电脑表格中。2、汇报数据(设计意图:自主合作探究是锻炼学生科学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这是本课教学活动的核心,分组统筹安排实验,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既定的研究目标,根据小组合作能力的高低,也能兼顾能力强的小组进行全部内容的探究活动。)四、分析数据1、先看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的数据,请观察分析我们的数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随着摆绳长度的增加,摆动次数越来越少,得出结论: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长,摆动慢,摆绳短,摆动快。)2、再来分析与摆锤重量的数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据有些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