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中暑的预防——《卫生与健康》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的、要求:让学生了解什么叫中暑,中暑的一般表现,急救及预防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如何预防中暑难点:中暑的原因,表现及急救方法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引人:播放新闻视频《天太热!年轻女子街头中暑》播放网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wMzQ5NDA0.html(板书课题:中暑的预防)1、了解什么是中暑?中暑:民间也叫“发痧”,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师:简单的说,中暑就是由于在烈日或高温下学习、活动或工作时,人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地散发而造成的,它是炎热夏季常见的一种急发症。师:如果是中暑了,它会表现出怎样的症状,谁能说一说?(指名让学生自由说,再课件出示中暑的症状)中暑的症状:脸色苍白,头痛,头晕,心慌,恶心,体温升高,晕倒等,如果抢救不及时还可能出现生命危险。12、中暑的原因:师:中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或者直接在烈日当空下行走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在公共场所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师边出示课件图片边讲解)3、中暑的几种临床表现:师:根据中暑症状的轻重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板书)(1)、先兆中暑:高温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2)、轻症中暑:上述症状加重,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3)、重症中暑:2l)、中暑高热:开始有先兆中暑症状,以后出现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体温在40℃以上。2)、中暑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呼吸快而浅,神志不清,腋温低,肛温在38.5℃左右。4、中暑的急救方法:师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自由说说:当有人出现中暑时应怎么做?(指名学生说)师小结:中暑急救四字诀:搬擦服掐搬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电扇为他扇风,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服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掐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3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师:需要提醒的是,外出时不要过度疲劳,可以走一段路就适当休息会儿。出门最好戴个凉帽、打把伞。在温度较高的室内应打开电扇,加速空气对流,但不要直吹身体。热天出门尽量随身携带降暑药以备不时之需,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人丹等。此外,如有人出现晕倒或昏迷,并有不明原因的高热,简单处理后,应立即拨打120送医院就医。5、中暑的预防:1、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多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2、避免暴晒,白天出门最好打把伞,戴帽子。(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外出时尽量穿浅色宽松的衣服,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3、充分饮用凉开水、清凉饮料,并加少量盐。4、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