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郭文斌教师教育学院第三讲研究问题的确定第一节、研究问题的选择第二节、研究问题的陈述总结参考文献选择问题的意义定性和定量研究问题的选择怎样选择好的研究问题确定研究问题的标准总结第一节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一开始就要求提出合适的问题或对研究的现象有明确的认识(最困难)明确研究问题,是研究过程中为了获得理想答案的重要一环。选择好研究题目的第一步是确认,第二步是对题目的具体陈述。选择问题的意义定性和定量研究问题的选择定量研究必须明确研究的假设定性研究总结得出什么结果(概括性的陈述)假设中所涉及的变量和术语的含义一定要十分清楚,术语的含义要保持不变。1.出自研究者内部动机2.通过与他人的交流3.理论的推导4.前人的研究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儿童心理学研究问题的来源(缪森P.H.mussen)有关发展的基本理论涉及儿童的社会问题用于社会应用的资料有关基本过程的资料研究的问题内部动机研究语言与思维关系问题时,有一个著名的“沃尔夫假说”。实际上沃尔夫(B.L.Whorf)原来是学化学的,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后来在一家火灾保险公司任职,担任防火检查员的工作。但是在业余时间里,他一直致力于自己的爱好——语言学的研究,尤其是对美国印第安语感兴趣。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提出了自己的学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王苏50年代起就对触觉问题感兴趣,几十年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有人甚至通过自己非常偶然的一次经历,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从而取得显著的成果。通过与他人交流最近通过与实习的学生交流,他们普遍感到小学生回答语文课后的作业时,答案一致性很高,……Miller有关短时记忆的研究理论认为,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以“组块”为单位的,并且组块的数量是相对恒定的即7±2,与材料的类型无关。据此我们可以推论,“有关汉语材料的短时记忆其广度也应该是7±2”。理论的推导提出的新理论——角色理论最早提出本概念的人?1934年的米德(G.H.MEAD)戈尔曼(L.GOFFMAN)完善角色的定义角色是指个人与某一特殊社会地位有关联而被规定了的行为模式。参与程度与角类型角色实例1.零度参与街上行人、电影院观众2.漫不经心参与浏览商店的顾客3.传统仪式参与婚丧仪式中参与的亲友4.生物性参与母亲对子女、科学家*5.神经质型深度参与职业赌徒6.情迷意乱的参与深恋的情侣7.精神与外物和一的参与神灵附体的道士萨宾的角色参与分类萨宾的角色参与分类萨宾的角色参与分类萨宾的角色参与分类萨宾的角色参与分类萨宾的角色参与分类特定地位网络的具体期望自我相关过程角色扮演技能发生角色行为反馈结构角色行为图前人的研究70年代以来的30年间,心理科学工作者对内隐记忆(implicitmemory)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资料,但却未能将间接测量的方法(indirectmeasuring)的方法扩大到其他的研究领域。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格林沃德(A.G.Greenwald)首先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socialcognition)的概念,将间接测量方法推广到了社会认知领域,并且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也叫罗森塔尔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是古塞浦路斯的一位国王,他擅长雕塑。一次他用象牙雕出了一位栩栩如生的少女,以至于他自己爱上了这尊雕塑。他热切、深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雕塑以生命,皮格马利翁与雕塑少女终成眷属。经典性实验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研究研究目的: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研究过程:先进行一项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智力测验),然后随机在各班抽取20%的学生(实验组),并故意告诉每个教师说,他们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业冲刺的潜力”。同时也随机在各班抽取20%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八个月后,再对全部学生进行一次同样的测验。研究结果:实验组的学生在智力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提高。其中一年级实验组提高27%,对照组仅提高12%。二年级实验组提高16.5%,对照组仅提高7%。说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原因——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简单表示教师认知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学生认知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