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执行力程红兵教师教学执行力教学执行力课堂——点状第一层级:把课上好教学——线性第二层级:有效教学课程执行力课程——立体第三层级:课程创新策略:从实际出发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跳得起,飞得高常规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练习、反馈辅导、测试、评价一、备课专家评价教师——脑中有纲(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你看过哪位名厨是拿着食谱炒菜的?但真不标明名厨不研究或参考别人的食谱,是在炒菜之前就把食谱印在脑海里,看菜炒菜。一位优秀的教师上课绝不会看书教书,而是看人教书,看学生教书。教师有绝活地理老师徒手将中国地图连带省份划界一起画得惟妙惟肖,还可以将世界地图连带国界画得惟妙惟肖。地理就是地上的道理,如果没有空间思维和平面转换能力,地理永远学不好。有绝活的老师往往有深情,有真气。为这堂课准备一辈子夏丏尊谈李叔同:“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孙绍振: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为什么枯燥乏味?主要是因为语文教师难以讲出学生不知道的东西。课堂要有吸引力,在知识与分析层面上教师与学生应该有落差。对于文本,如果教师在讲解上不能出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分析都是学生在一般资料上就可以看到的,学生就不会信服你,课也不会上得生动。——欧阳国盛.教师的读写水平决定一切.教师月刊2010(10),16教师的知识储备一次老师教《动物——人类的朋友》,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动物濒临灭绝吗?学生有的说大熊猫,有的说东北虎,有的说北极熊,有的说中华鲟,有的说扬子鳄……老师也不知道到底谁对谁错,只好一一点头,想敷衍过去,同学们开始争论起来,要求老师评判谁谁错,老师希望他们课后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大概老师也不知道吧,刚才只有第一组说大熊猫是正确的,其余都是错的,其他还有西伯利亚虎、亚洲黑熊、非洲犀牛、北美玳瑁、亚洲猩猩……”他一口气说了近10个物种,老师十分尴尬。宏观备课学什么——课程内容学到什么程度——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长度需要多少时间、需要怎样的空间——课程学习的条件用什么方式学习——完成课程学习的有效方法学生如何组合——组织教学的策略如何评教、如何评学——课程评价微观备课教学目标——老师要干什么为什么有如此目标取向?——目标确立的依据来自学生;来自教材;来自教师。这样教学是否符合学科特点?是否符合课标(三维目标)教学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目标的模糊怎么办?1.成就的证明用可以观察的学生行为来表述。应采用以下这类外显的行为动词:列出、定义、计算、演示例如:起重机机械效率的计算。学生们能够判断出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2.行为条件把要取得老师期望的成绩所必需的条件具体化。例子:能借助什么完成什么3.水平要求可以用速度(所花的时间),精确度,或质量来表示。例子:学生对所学单词的拼写准确率要在90%以上。不看笔记,学生应写出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5个主要原因,并对每个原因进行评论性的解释,全部完成时间为30分钟。在一个平面上,学生要在3分钟内做15个兔子跳的动作。行为目标的缺点它只强调了行为结果而未注意内在的心理过程,教师可能因此只注意学生外在的行为变化,而忽视其内在能力和情感的变化。怎么办?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内在心理的变化。因此教育的真正目标不是具体的行为变化,而是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教师在陈述教学目标时,要明确陈述:记忆、知觉、理解、创造、欣赏、热爱、尊重等内在的心理变化。到底教什么?教教材: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教材里怎么说的就怎么教用教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