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规律理性备考——2014届新课标高考语文卷试题分析张丽娟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一、2014年语文试卷总体评价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卷的总体特征是:稳中有变,变不离纲。从内容、题型、分值、文本而言,都与近几年来的新课标卷保持一致。14年的试卷结构和试题设置完全按照近几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卷的体式命制,许多试题甚至连题目设置都一模一样。总体来说,试题呈现出平稳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应试能力。二、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的基本特征及复习指导●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属社科类文章,虽然有一定的学术性,但整体上还是比较简单。且涉及到食品安全的问题和社会热点息息相关,同学们不会有陌生感,做起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1)考查角度上,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信息的筛选整合、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考查的重点。(2)树立整体阅读观念。(3)坚持“三字方针”:读(题干选肢,审清题意)、找(即“对题读文”,找出选肢在原文中的位置范围)、比(比较选肢和原文信息有无漏、衍、换现象)。总之:多阅读社科类文章,尤其是文学、历史、考古、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文章,不舍弃自然科技类文章,结合文章练习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解题技巧●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取材于《明史·韩文传》,文章在字词上基本不存在难度,和往年所选取的文章差别不大,相对平稳。第4题考查的实词,但第5题是文言文板块变化最大的一道题,自从出现新课标卷以来,这道题一直考查分析综合和信息筛选能力,主要围绕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为人处事。而今年改成文言断句。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这是一种考查文言文理解的很好的命题形式,这种题型并不鲜见,在其他省份多有出现。这种变化,回归了文言文阅读的原始能力(习其句读),也更体现了文言文本色阅读的特点。第6、7题命题形式没有出现变化。文言文阅读技巧(1)要回归课本,做好知识积累。高考文言文的命题是材料出自课外、但考点的内容根基在课内,所以在古代诗文的复习环节中,文言文复习一定要回归课本,抓好课本,做好知识积累。(2)要坚持“直译”,培养语境意识。认真阅读史传类人物传记方面的文章。研究该类文章的命题规律并有针对性地研究总结解题的方法。实词不能局限于大纲所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认真总结这类文章出现率比较高的实词,如官职升降方面的术语。●诗歌鉴赏题。诗歌鉴赏取材于唐代韦庄的《含山店梦觉作》和宋代郭震的《宿渔家》两首诗歌的比较阅读。诗歌内容在理解上比较简单,没有太难懂的意象。第8题是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考察。第9题考查了两首诗歌所各自表达的情感,难度不大,属常规命题形式。古代诗歌阅读备考时要注意培养以下三种意识:(1)培养审题意识。(2)强化解题流程意识。(3)规范答题意识。中国古代的诗歌灿如星海,我们不可能都读到,我们要通过高考试卷的命题规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分门别类地阅读背诵一些名家名作和非名家的名作,以点带面,找出规律和解题方法,这是不难做到的。选用的材料重点是唐宋诗词。了解一些重要作家的艺术风格、语言特点。积累并识记一些鉴赏术语。了解一些意象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名篇名句默写。这道题在2014年试卷中变化较大,侧重了考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题目给出语境,要求考生结合平日对诗词的理解来填充语句,难度增大。其实这种形式的命题考生一点也不陌生,因为中考的默写题目都是理解性默写。应该说在书写上难度不大。从默写内容看,与近几年的“高2初1”相同,且都在《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64篇的范围内。名篇名句默写要求:选句涉及初中、高中,以高中为主的倾向并不明显。因此,我们默写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散记忆,默写准确。对考纲中规定的64篇古诗文一定要背会,尤其是篇中的易混易错字一定要记准确,不能似是而非。(2)写后检查,认真细心。要养成写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选做题部分。小说阅读,选择了一篇中国小说《鞋》。题者在设题时,把重心放在了小说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