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潇菁演讲稿《我家的相册》大家好,我是日用b组许菁菁,今天很激动啊,汤总让我准备演讲稿的时候吓着我了。。。。我这人话不多,今天纯粹就是一个大家交流的机会,之前年会结束的时候也跟同事说要一起共享的,讲的不好请见谅啊。进入正题吧,很高兴能见到大家,并且在这里一起探讨阿里巴巴维护和推广的经验。我在凯越一年零4个月,操作阿里巴巴一年零2个月,就像景程b组一样,从0开始,b组建立在强大的凯越的基础上,我操作的阿里巴巴平台则建立在强大的公司网站基础上,我想这也是我能做到目前这些客户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有一个稳定的并且已经有强大实力的平台,让我觉得我的操作从一开始就不是很困难的。。在去年,阿里巴巴对我们组来说是新的一个操作模块,除了吴成经理指点的发展方向,在这些具体操作实务方面,没有人指导我,没有人教授我经验,我联系过阿里巴巴维护专员,也像泡沫一样,给了我美丽的期待而没有落实来指导我,所以我只能查阅网上资料,一步步从简单的编辑图片开始(为什么我不让设计弄图片呢。因为一开始我根本就不知道公司还有设计图片的专员,直到一段时间后,才得知有这么一个好资源被我白白浪费这个子帐号,从最初的0图片,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有了200多张图片的规模,继而询盘开始多了起来,我记得我收到第一封询盘的时候,很兴奋,马上就联系了厂家,跟吴经理核算了价格,给客户报了过去。之后的询盘我也大部分都做了详细的回复。有些询盘的客户在收到我的邮件后都有很不错的回应,我们也联系了挺长一段时间,也许是我对业务太生疏,供货商资源也不够多,做不到随时获得有利价格,最后这些客户都跑了,心疼也来不及了。然后第3个月我碰到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客户,波兰做袜子的那个客户,还好这个客户人挺好,给我了工厂信息,我找起产品来也方便了许多。或许是我够热情,回复够及时,客户第1页共8页也急着想找代理,第二个月就过来我们公司了。之后就是在吴经理的指导下操作订单了。很多朋友因为不懂得操作阿里巴巴,或者因为操作不当,而丢掉了很多潜在客户的订单,我也是一样。操作阿里巴巴过程中,我也有在网上寻找方法和经验,从中也发现一些有效的方法,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下,我总结了以下9点作为今天交流的内容:一、为什么回复了询盘,老外却不理我。或者说,为什么我们回了老外那么多邮件,但是得到的反馈却那么低。二、(第一封邮件的7大注意事项)三、回复询盘的6个技巧。-1二、(第一封邮件的7大注意事项)我在操作过程中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天收到很多封询盘,我也都认真的回复了,可是很多邮件却没有收到客户的反馈。到底是老外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呢。从我们自身方面我学习了网上课程并且总结了以下几点影响到客户快速回复我们邮件的原因:1、开篇邮件问一大堆问题的,像调查户口一样的提问会让客反感甚至直接把你拉入黑名单,这个我们可以想象到,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得不偿失了。我们回复客户询盘的时候,可以根据产品来确定回复的内容,一般普通产品,客户没有明确说明规格的,我们可以挑选几个不同的规格,或者让工厂直接把报价单发过来,推荐给客户,让客户参考我们的报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报价引起了客户的兴趣,他就会把他需要的规格回复给我们,让我们报价,有了第一次回复,那接下来业务员就有了机会去深入了解客户。对于某些必须知道具体细节才能报价的,那我们可以在回邮件的时候在开头就挑明这几个问题。而且最好是捡最重要的几个问题。像数量的话我从来不在第一封邮件问客户。因为可能客户自己也不知道要买什么规格,或者买多少。2、邮件写的太长。客人的时间很宝贵,每天要收到数百封邮件,我们可以想想,一个不认识的人发了一封又长又臭的邮第2页共8页件给你,英文表述又不好,还加了几兆的附件,你会不会认真去看。起码我在公司邮箱里收到类似邮件的时候要么跳过,要么删除。如果是报价单,那就另当别论了。我会把报价单存起来备用。有些买家的时间观念很强,每天固定的时间收发邮件,很多长篇大论的邮件,只要不是他的熟人发的,一般会被直接删除,或者把你的邮件地址设为垃圾邮件。买家每天大海撒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