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基本理论及教学策略资阳市雁江区第五小学张选美台湾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其中一种变化:“在政府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段话里,出现了“群文”这个概念,并且大致描述了“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的教学。可见,“群文阅读”已逐渐走进课堂,它是一种语文教学的新形式,一场语文教学静悄悄的变革。但从目前来看,很多一线教师对群文阅读及其教学还处于一种比较模糊的状态,很多理论问题还没有得到澄清,有的教师甚至一无所知。今天我的讲座的主题就是群文阅读教学,主要讲以下五个内容。一、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所谓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开展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既是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创新。在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中,包含着一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1.选文所谓选文,就是依据教学需要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的一组文本。选文可能是文学性的,如小说、散文、诗歌等;也可能是实用性的,比如应用文等。一组选文的最大特征就在于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议题,围绕着议题可以开展阅读教学2.议题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一组选文中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议题。议题的最大特征在于可讨论性,也就是说一套给予读者一个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读者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见解。3.集体建构一般对建构的理解都是在个人意义上来讨论的,把知识的建构是为个体认识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然而课堂上语文阅读的过程却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要真正克服教师教知识或学生学知识的思想,而把课堂教学的过程视为师生集体建构的过程。所谓集体建构,就是在个人智慧的基础上,不事先确定议题的答案,师生一起共享智慧,在共享中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在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视野融合中形成共识。集体建构以参与者的不同意见为基础,以对他人意见的倾听、认同和接纳为核心,以形成共识为目标。4.共识共识是群文阅读的又一核心概念。群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师、学生形成共识。在教学过程中,寻求共识并不是意味着只追求知识的唯一性和准确性,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克服用自己的思想压制和取代学生思想的冲动,压制自己要告诉学生“标准答案”的冲动,而是虚心倾听来自学生的意见和智慧,和学生一起倾听来自教材的意见,然后通过不同意见之间的对比分析和学生一起取得对知识的认同。这样寻求公式的三个主体:教师、学生和教材的意见都得到了倾听和尊重。二、群文阅读教学的特征1群文阅读教学有着自身的特征,符合这些特征的教学才是群文阅读的教1.开放性群文阅读的开放性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议题的开放性。群文阅读的议题可以是语文知识,也可以是语感、文感和情感,同时议题面向学生是开放的,并不事先规定议题的思想方向或者答案方向,需要教师、学生、多个文本在一起互动产生建构性的共识。第二,教学结构的开放性。群文阅读教学强调教师设置足够宽泛的议题,把学生引入思考和讨论中,从而让学生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时间参与到对话中来。第三,师生互动的开放性。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倾向于告诉学生固定的答案,而是组织学生一起围绕着文本进行建构。第四,教学评价的开放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注重来自学生的声音,从来不轻易否定每一个答案而是引领大家在理解、比较中获得认同和共识。2.主体性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宗旨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表自己的见解。事实上,开放性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只有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学习空间和思维时间,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真正展现出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