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分层分组教学在语文课改中的实践与运用连城县宣和中学曹胤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分层分组教学在语文课改中的实践与运用子曰:“中人以上者,可以语上,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认为,中等以上智力的人才可以对他讲高深的道理,中等智力以下的人,不可以对他讲高深的道理。“可与之言者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者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并不失言。”该说不同他说,会失人;不该跟他说而跟他说,会失言;智慧的人既不失人,也不失言,白费唇舌。孔子的这些思想敢于正视学生的差异从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所以孔子才有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才这样令人称羡的光辉业绩,除了他本人具备良好的素质外,主要得益于他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新课改提出“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以生为本思想,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在教学实践中要把这种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始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思考,我们学校的活动,我们教师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究竟是否遵循着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笔者扎根农村教学十几载,农村中学的学生生源相当一部分小学四年级以前来自教学点甚至单人校,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到了初中分出均衡班后,班级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教师上课较难定位,一节课下来,优生吃不饱学习困难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教学效益相当差。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可想而知。笔者对此现象忧心忡忡,冥思苦想,三千多年前教育先圣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给我启发很大。所以自2001年至2007年笔者主动请缨,离开连续把关多年的毕业班,从初一起始年级开始,对所任班级的语文采用“分层分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长足的进步,成为最好的自己。历经两届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大大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中考语文及格率、优秀率均居县前茅。下面就“分层分组教学”的理论依据、教学实践以及评价机制谈个人粗浅的看法。一、“分层分组教学”之“分层”: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引导学生敢于面对现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一)理论依据:1、关注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选择。这是分层教学成功的关键。个性是创造的前提,尊重学生个性才能帮助学生成长与发展。在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上要把学生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使学生在多样性教育(分层教学)中学会选择、学生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才是巨大的。分层教学提供不同难度的任务给学生主动选择,主动选择带来主动的学习,提供学生选择的教育,才能是有效和成功的教育。教育应当为学生创造选择的范围,扩大选择的范1围,发展选择的能力。因此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2、让鼓励贯穿分层教学全过程。分层教学需要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这一点是分层教学的初衷,也是分层教学之根本。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要让更多的孩子有所表现、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获奖,让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二)分层教学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抓好起始阶段。我之所以回到初一,因为分层教学要取得实效也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进入中学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老师、学科、同学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倍感新鲜,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契机。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商量,排除“分层就是分等级的思想”,分层正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给学生发展的机会,让学生明确只有面对现实才能使教与学做到有针对性,学生明白自己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