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九年级语文教学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区2015年中考备考工作要结合学生实际,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及《安徽省中考考试纲要》为指导,依据高效课堂教学的总体要求,力求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为促进全区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现就我区2015届九年级语文教学及备考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二、备考目标1.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强化字词、名句的默写,病句修改和开放性创新题型等的训练。2.强化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的复习及名著阅读的拓展,注重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3.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和古诗文阅读。4.强化写作训练,进行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三、中考语文备考应遵循三原则1.吃透考纲,了解近几年中考试题——准确把握命题方向和趋势。2.立足课本,梳理初中课文知识结构——熟练语文知识内核。3.触类旁通,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学会知识的拓展、运用及创新。四、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一)授课阶段本学期时间较长,教学内容是九年级上下册课本;下学期开学后转入中考复习。(二)复习阶段语文学科复习内容容量大,知识点多而散,考查面广,能力与技巧的需要突出,复习策略要深思熟虑。12015年的三月开学就要转入复习阶段。中考前三个月的时间,要计划进行三轮比较系统的复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轮复习(3—4月中旬):课本知识复习。建议回归课本,重抓基础,紧扣考纲,系统归纳。在字、词、句、篇中夯实基础。(1)课内古诗词过关:理解——背诵——默写。(2)中考课内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归纳。(包括常用文言虚词、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3)挖掘课内文本的写作价值。第二轮复习(4月下旬—5月下旬):专题复习。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归纳核心知识,主题分讲,精讲精练,分项复习,提升能力。(1)语文积累与运用。识字与写字;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名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句子的选用与仿写;语段的概写;对联、广告、标语等的拟写;图表、图片、漫画的研习;名著导读与文化文学常识;口语交际;材料探究;综合性学习等。(2)现代文阅读。记叙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意、概括要点;重点词、句、段赏析;品味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记叙文阅读之个性表达等。说明文: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的方法及作用、说明的顺序和结构、说明语言的品味、说明文阅读之个性表达。议论文包括:整体感知与论点归纳、论据的理解与运用、论证方法与论证语言、议论文阅读之个性表达。(3)文言文阅读。断句、解词翻译、内容赏析、技法赏析等专项训练。精讲精练,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2(4)作文训练,要定位准确,多写、精评。写作训练不但作为一个专题,而且贯穿九年级整个复习的过程。所谓厚积薄发,源于平常不断的训练。首先,要求学生平时多注重积累,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的创意。其次,将写作的训练要纳入复习的全过程。其三,老师要把握命题的要求和方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近几年的作文试题能看出,命题、半命题作文是中考的作文题型首选。第三轮复习(5月下旬—中考):强化复习。精选试卷、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巩固提高。多做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全面检测第二轮复习后的效果,模拟考试过后,作好认真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练习强化。然后精选的中考真题,利用课堂考试,学生互改,找出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原因,再进行单独强化。这样循环训练,狠抓难点和疑点,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前两轮模拟考试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再作弱项集中复习,以提高学生综合答题的能力,教给答题的技巧和方法。这一阶段,任务较为艰巨,学生的心理变化很大,一定要作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在以上三轮复习中,针对中考语文试卷结构形式,各知识点的复习要始终贯穿于每一轮的复习过程中。在吃透《课标》和《考试纲要》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复习计划很重要。各阶段的复习侧重点要选好,要注意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切不可孤立的复习。五、复习指导基本思路:(一)课本知识复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