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度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12.2热量与热值第2页(沪粤版)2019-2019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12.2热量与热值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与乙的比热容之比()A.1:2B.4:1C.1:1D.1:42.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A.3:1B.4:3C.1:3D.3:43.甲、乙两物体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为3:1,吸收的热量之比为4:1,则甲乙两物体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1:3B.1:4C.3:4D.4:34.某实验小组利用酒精灯对500g冰均匀加热,他们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如图是他们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已知c冰=2.1×103J/(kg?℃),c水=4.2×103J/(kg?℃),由图象可知()A.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B.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C.冰在熔化前内能增加4.2×104JD.在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4J5.如图甲、乙所示,相同容器中装了质量都为2kg的纯净水,用不同电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损失,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象,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4页D.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可以不借助电子设备直接对话10.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贫困喷入酒精丙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废除,关于此实验,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不变B.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C.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D.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较大。水流过发动机外表时使发动机温度降低,这是通过的方法减小了发动机的内能。发动机气缸内燃烧的汽油是(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100g的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为J,若这些热量有20%被质量为100kg的铁制发动机吸收,则发动机的温度将升高℃.[已知汽油的热值q=4.6×107J/kg,c铁=0.46×103J/(kg?℃)]12.可燃冰实际上是一种新型的化石能源,它属于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使kg的水从20℃加热至100℃[q煤气=4.2×107J/kg、C水=4.2×103J/(kg?℃)]。13.2019年5月18日,我国宣布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是一种固态晶体,在常温压下会迅速变为气态。它的热值约为1.4×1010J/m3,2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后,若这些热量60%被水吸收,可以将kg的水从0℃加热到100℃(c水=4.2×103J/(kg?℃))14.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就会粘在一起,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力;寒冷的冬天,房间内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每天需要给房间供热4.2×107J.若流进房间散热器的水温是62℃,流出的水温是54℃,则每天需要kg的水流经散热器。[C水=4.2×103J/(kg?℃)]。第5页15.晴朗的夏天,太阳能热水器中水温升高,水的内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这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其内能的。某太阳能热水器内存50千克水【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经过一天后水温升高了40℃,则这些水共吸收了焦的热量。16.2019年5月18日,我国宜布在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这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可燃冰”完全可控开采。可燃冰属于(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在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10倍,说明可燃冰的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5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J(q煤气=4.2×107J/kg)。17.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完全燃烧10g的酒精,放出的热量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升温,水的内能将。(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