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角一、基于协作的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概述“基于协作的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Cooperative-basedTeacherLearningCommunities),是指具有共同学习目标的教师基于个体专业成长的共同愿景,以教师个体的自身成长为关注焦点,围绕教师在职场中碰到的问题,在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撑环境下,通过各种社会性软件,在理论引领的沟通交流和新型教研活动的协作互动的共同活动中,使教师借助集体智慧与个体智慧交融共享经验与资源,最终实现互促共进的学习、发展共同体。社会性软件,是指以满足用户最基本的需求为原则,为用户提供一个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把互联网上的用户聚集起来,帮助并促进个人之间的沟通、合作的交互行为。典型的社会性软件有博客(blog)、网摘、图片分享、IM即时通讯工具、QQ、E-mail(电子邮件)、BBS(电子公告栏)、Wiki、智客等。在信息化时代,基于协作的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主要是指教师之间借助社会性软件建立起来的、跨越时空的网上头脑风暴群,使教师个体依赖集体智慧实现自身专业的发展与深化。通过以上对基于协作的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基于协作的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是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团队学习职能体社会性软件能为各种不同层次、水平之间交流、讨论的平台,为教师之间提供了分享数字化资源的途径,还为教师提供信息存储和管理的空间。利用各种社会性软件,把有共同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的教师有机地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学习团队,教师个体可以在团队学习中得到发展、提升。2.基于协作的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是基于情境的教师实践知识共享体在学习、发展共同体中,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协作是基于一定的问题或情境展开,围绕着在职场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教师之间可以将自己的实践知识共享,供他人学习分享,从而达到共同发展、进步的目标和理念。3.基于协作的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是基于协作的教师专业成长生态体“学习是基于复杂的社会语脉而展开的文化实践和社会实践,实现着课堂中难以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语言言尽的复杂价值。”学校要形成相互学习的共同体,教师集体必须从单纯的管理组织转化为相互的学习共同体。未来社会,学习本身就是协作的实践,协作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支撑。个体为集体贡献智慧和知识,个体从集体中获取智慧和知识,个体与集体之间互相沟通、协作,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系统,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二、基于协作的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角1.教师专业成长内涵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个体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不断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与实践,主要包括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理论不断更新与发展。当前,教师专业成长根据其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可以分为“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和“自我更新”阶段教师专业成长发展阶段,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以不同的途径来实现。对于“生存关注”阶段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日记、教育随笔、教育叙事等形式来实现。对于“任务关注”阶段的教师,可以利用课例研究、案例分析、自我反思等来开展相关工作。对于处于“自我更新关注”阶段的教师,应该采取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等形式。2.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角基于协作的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基于协作的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操作:重构教师学习组织。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教师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组合,形成基于教学风格的跨学科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和基于教师专业的同学科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教师学习组织结构的更新与发展,优化教师学习组织机制。构筑共同愿景。每个学习共同体的成员进行自我现状分析和理想描述,以理清个体发展愿景。然后,共同体负责人集思广益,寻找到个体发展愿景中的“共性”,并将其成文反馈给每个共同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