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第18课《雪地贺卡》教材简析:《雪地贺卡》这是一个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故事,文章语言平实质朴明确处处流露出感动人心的情愫,这情愫来自于小女孩刘玲对雪人的关爱,更来自于作者对着纯真童心的呵护和珍重。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主要写“我”所在地城市沈阳有一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雪没过膝盖,到处是胖乎乎的雪人。下班回家路上,“我”发现了一张胸前插着写着贺卡的雪人。第二部分(4-7自然段)主要写“我”以刘玲的名义写了一张贺卡,表示愿意与她做好朋友,祝福她学习进步,永远快乐。第三部分(8-9自然段)主要写“我”最后决定:既不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刘玲,又不再写回信给刘玲,就让她惊讶着、期待着,将关于雪人的秘密当作一次奇遇,保存在她童年的记忆里。本文构思精巧,平淡中蕴含着伟大,于细微处流露感人真情。作者通过三张贺卡描写了一个充满纯真童心的童话世界,并以此勾连起大人和孩子两个不同的内心世界,语言平实质朴,却处处流露着感动人心的情愫,这情愫来自于小女孩刘玲对雪人的关爱,更来自于“我”对这纯真童心的呵护和珍重。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围绕“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这句话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纯真。教学重难点:激活学生内心的体验,让学生感受童心的可贵与真挚。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CAI课件设计思路: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人物的心灵美,以及微课研究课题——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以三张贺卡为主线,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纯真,深层感悟“我”正是因为感受到了美好童心,所以要去呵护童心的内心情感。教学中扎实落实教学目标,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获益,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第一张和第二张贺卡,感受刘玲的纯洁美好心灵,懂得作者为什么回贺卡;第二课时:学习第三张贺卡,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纯真,深层感悟,讨论我是否需要回贺卡,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在教学相机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教学过程:一.创情入境,拨动心弦导入:下雪了,美丽的六角形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像一个个精灵,又像白衣天使下凡,使大地银装素裹。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儿时下雪天的情境,是在雪中奔跑、跳跃、欢呼、爬着、滚着;打着雪仗、滚着雪球、堆着雪人。请同学们看一看阳光二年级四班刘玲下雪天堆的雪人。师:出示图片:雪地雪人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生:雪人胸部有一张纸卡。师:纸卡上写有什么呢?写给谁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雪地贺卡》就会解开这个谜。板书课题:雪地贺卡师:本文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你想知道故事的情节吗?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读准字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一读下面的字:沈阳圣诞嫉妒埋没满脸雀斑襟怀膝盖痴痴地雪橇2、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三、疑问,激发学习兴趣。师:文中有几张贺卡?都是谁给谁写的呢?生:三张贺卡。两张是刘玲写给雪人的,一张是“我”替雪人写给刘玲的。师:读了贺卡,读了全文,你们有什么疑问?(预设:1、我为什么要替雪人写贺卡?2当刘玲来贺卡时,作者没有回贺卡,是否需要回贺卡?)四、学习1-4自然段:感悟文本,发现童心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想,第一次“我”为什么要给雪人回贺卡呢?在有关的语句旁边做上批注。(生自由读,师巡视指导)2、不少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了,赶快把你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吧!3、通过交流,你知道第一次“我”为什么要替雪人回贺卡吗?预设学情:(1)“我”回贺卡的原因是这张贺卡让我格外心动,“格外心动”说明我被这张贺卡打动了,所以要回贺卡。(板书:格外心动)①师:“我”曾寄出或接受过一些贺卡,为什么这张贺卡格外让“我”心动呢?(课件出示第一张贺卡)②师:这是刘玲写给雪人的贺卡,我们来看看,这张贺卡哪些地方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