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良心,师德的底线和基石VIP免费

良心,师德的底线和基石_第1页
1/2
良心,师德的底线和基石_第2页
2/2
良心,师德的底线和基石崔文波“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是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现代教师师德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用心灵塑造心灵的职业,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自己做一名教师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每每读到“师德”这一句词语,都不免正襟危坐,顿感芒刺在背,不敢有稍许的懈怠。二十多年了,我越发地感觉到“师德”这一词语的深重,乃至神圣。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但是,师德假如没有良心这片沃土的滋润,就不可能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师德假如没有良心做基石,那将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在我们周围,常常可以看到有这样一些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几十年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精心备课,充满激情的讲课,认真地批改作业,耐心细致地辅导学生,循循善诱地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把平凡乃至枯燥的工作,当成继往开来、振兴民族,为人类创造美好未来的宏伟大业。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痴心不改?是一个善良人那颗正直的心,他们无时不在“扪心自问”,我今天的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对得起那些有着纯真心灵、善良愿望的孩子们吗?正是因为他们有那颗正直善良的心,才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一颗真心奉献给学生。也正是因为他们心地善良、胸怀社会良知,才在教学中升腾起无限的情感魅力,这是一个教师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人的有源之水。一个有良心的教师,她不会因为收入的羞涩而在教学过程中偷工减料,寻求自我心理上的平衡;一个有良心的教师,她不会因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学生父母身份的不同而有失公正地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班内的每位学生;一个有良心的教师,她不会因为订教辅资料而获得那么一点点的蝇头小利;一个有良心的教师,她也绝不会做出任何一件有损教师职业道德的事情,因为她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她会“扪心自问”:我这样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会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课堂中只顾讲课,不顾学生的吵闹,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法,他们成了标准的“牧羊人”。但是“扪心自问”,这样做对得起良心吗?教师不作为,就会误人子弟,耽搁一代人,同“劣质奶粉杀人”有何区别?还有些教师则“先进”多了,他们作风浮夸,善做表面工作,看重名利,而学生和分数就是他们经营名利的筹码。教学上他们急功近利,重智轻德。违背了师者传道和授业的基本职能,他们不是一个真正有良心的教师,充其量也不过是教育中的“投机分子”。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我们有很多教师之所以能抵御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奈得住寂寞,正是因为他们有做人最起码的良心,他们守住了良心这条底线。对于这些善良的人来讲,活一生,莫过于良心上的安逸了。仿佛冥冥之中,与上帝早已签好一张契约,守规矩、讲良心的人永远都会遵守着这张冥冥中的契约。有位哲人说得好:良心如盐,化入汤中,融入菜里,看不见,闻不到,但一餐也不能少,没吃盐的人,没有骨力,立不起来;良心如空气,弥漫在大千世界,包裹着一切生物,花草树木离开了空气就要枯萎,人离开了空气就要窒息而亡。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无论窗外有什么样的响动,我们都可以安然入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良心,师德的底线和基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