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二心集》、小说《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野草》等。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散文《风筝》。__________留学日本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弃医从文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东京弘文学院毕业照你从题目中能获得哪些信息?“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1)按时间和空间顺序写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文章分两个层次来写(3)作者由童年到学习时期的成长过程文章哪几节文字写百草园?哪几节文字写三味书屋?哪段是过渡段?(1-8)写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10-24)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9过渡作者最喜欢哪一个地方?百草园“连最末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是我的乐园。”“似乎”与“确凿”连用矛盾吗?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用意呢?不矛盾。“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印象较淡薄,用不肯定的语气“似乎”;而追忆儿童时代生活,又历历在目,所以用“确凿”表示肯定语气。百草园的美景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思考:这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有人说,“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带来了恐怖的气氛,与“乐园”不沾边啊!你怎么看?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先生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镜吾老先生自二十岁考取秀才后,不再参加考试,远离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业坐馆教书达六十年之久。他谙熟四书五经,博学正直,具有反清爱国思想。在封建社会中他还是比较开明的,为人方正、质朴,对学生和蔼,对童年的鲁迅十分关心。他是鲁迅的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鲁迅成年后,师生之间常有书信往来,鲁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三味书屋这是鲁迅上学的私塾这是鲁迅当初上学时的座位三味书屋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三味书屋环境点拨:第10段、第17段的描写第二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的?入学礼节教书先生教学内容同窗学友三味书屋的生活枯燥无味吗?有哪些趣事呢?1、一有机会就跑出去玩2、折腊梅花3、寻蝉蜕4、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文章中怎样写先生?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学生捧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三是不太束缚学生。深入探讨深入探讨1、怎样理解先生对学生提问的态度?学生提问应肯定。而先生表示拒绝回答,这是因为学生在不适合的时间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违反了教学的秩序和师道尊严。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应予否定。2、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显然是太受约束,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应看到,孩子们也能随先生有板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况且也有游戏的乐趣。3、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1、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2、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4、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5、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