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品社课要拓展教学空间VIP免费

品社课要拓展教学空间_第1页
1/2
品社课要拓展教学空间_第2页
2/2
品社课要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江夏区流芳街龙泉小学涂文新《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奠定良好基础。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为了改变以往以“课本为主”的传统授课方式,逐步“以书为辅”,向新课程改革靠近。我采取了“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的教学方法。所谓“拓展”就是指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更多更完善地了解社会知识,并学会对各种不同事件的解决和处理方法,达到课堂与社会实践相接合的目的。品社课不能单单依靠课本上的知识,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在自身的生活圈中去认知、去学习,去体验身边的事和物。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处于懵懂状态,他们的社会生活圈太窄小,他们需要的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作为老师就是他们的一个桥梁。我们要做好这个桥梁就应该不断打牢自己的基础知识,更多更好地尽自己所能地给孩子各种知识。所以教学空间不应局限于课堂,应尽可能创设条件向社会延伸。在讲堂上我经常从小事谈到大事,从国内谈到国外,有时学生会问我:“老师,你是不是跑题了?”我告诉他们:“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也是一门大学问,不管我讲给你们的是什么,那都是社会,所以社会没有跑题的可能。”就是这样,我的品社课内容丰富起来,好多孩子都喜欢上品社课。记得第一次在给四二班新生讲第一堂品社课,下课时一个小男生跑来对我说:“老师,你讲的课真是太好了”,我笑着问他:“哪里好啊?”他一本正经地说:“您讲课让我们很放松,就像在和我们聊天一样,而且讲了好多我们都不知道的事,让我们长了好多知识。”1、课本内容从实践中来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讲“道德风尚”时讲到人要有社会道德,我就提醒大家说:“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认为最不讲道德的人都有谁啊?”同学们说:“小偷就是,他偷别人的东西最不道德。”“好!大家说的真好,老师曾经就遇到过这种人,有一次……”当我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同学们时,同学们都踊跃起来,也讲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并告诉同学们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同学们,你们说得都很好,现在我们就知道了好多如何对付小偷的方法,识破了小偷好多计谋。那你们还知道哪些人也是不道德的吗?好!让我们打开书一起去看看吧!”一下子就将学生从实践中带入到课本中来。从而通过自我的实践,引起学生学习社会知识的兴趣,不知不觉中还教会了同学们自我保护。2、从课本中走出去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如在讲授“做文明乘客”时,书上有各种图让学生分辨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样解决。同学们都自抒已见,大胆发言。这时我将课本合上,对同学们说:“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除了书上讲的,我们想想在生活实践中是不是也有好多类似的事情呢?”于是我举例说了一件事:上次老师在坐公交车时,遇到一件事,那次车上人很多,某车站上来一位大娘怀里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当有人给她们让座时她没有任何表情,而且将孩子刚喝完的牛奶瓶随手扔到窗外。大家说她做的对吗?学生们都回答“不对!”“那她都错在哪里了?”一个同学说:“别人给她让座,她应该有礼貌说声谢谢。”另一个同学说:“她不应该把喝过的牛奶瓶到处乱扔”“大家说的都很对,可是你们知道后来怎样了吗?”“不知道,老师快告诉我们吧!”“后来那个大娘怀里抱的小孩看到大娘扔牛奶瓶的动作,也学起了她,伸着小手去够窗口,要把另一瓶扔掉”“那不是带坏小孩子了吗?”“对呀!真聪明,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幼儿是分不清好与坏,对与错的,他们只会去模仿大人的行为”“老师,我家就有小妹妹,我回去一定不会学大娘那样,会把小妹妹教坏的。”“你说的太好了,我们大家都应该有好行为,做好的文明乘客”同学们通过这件事都受益非浅,让他们懂得了做榜样的重要性。总之,我要不断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使学生受到教育,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品社课要拓展教学空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