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天体的东升西落事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这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3.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经验和体验活动,理解相对运动,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2.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2.在活动中培养尊重事实、小组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教学难点:理解相对运动。教学准备:每小组学生准备:地球仪一个、写有“北京”、“乌鲁木齐”、“太阳”字样的卡片、汇报单、教师准备:课件、地球仪、手电筒、教学流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它可能怎样转呢?谁来演示一下。2、师板书:自西向东(逆时针)、自东向西(顺时针)3、猜测:地球在不停地自转,那地球上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同么?为什么?4、以我国为例;我国的首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这两座城市谁先迎来黎明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二、模拟实验1、首先要知道什么?(地理位置)2、请大家对照屏幕找出这两座城市,并贴上标记。3、观察一下,它们的相对位置是?(板书:东、西)4、谁先迎来黎明呢?与什么有关?(师演示:手电筒、地球仪)5、实验验证: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1)请大家阅读教材,明确实验要求。(2)汇报交流:实验中要注意什么呢?(3)出示实验注意事项。(4)汇报交流,板书结论。三、确认地球自转方向1、模拟实验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了么?还需要明确什么?2、别着急,从生活中的例子开始思考:(1)看视频思考:汽车向前行驶,坐在车内看窗外景物朝哪个方向运动?(向后退)周末乘坐送子车向东行驶的同学,坐在车内看窗外景物朝哪个方向哪个方向运动?乘坐送子车向西行驶的同学呢?那窗外的景物真的在动么?(2)原来,不论车向那个方向行驶,行驶的方向与车外景物视觉上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对么?(3)师问:既然这样,如果汽车向东行驶,坐在车内看窗外景物应该向那个方向运动?如果汽车自东向西顺时针行驶,坐在车内看窗外景物应该怎样运动?反之呢?(4)回忆我们上节课玩儿转椅时,转椅自东向西顺时针运动,周围的景物看上去怎样运动?(6)师小结:当我们坐在旋转的物体上运动时,运动的方向与周围景物视觉上的运动方向也是相反的。我们离答案越来越近了。(7)边想象边推测:地球好比一个大转椅,不停转动着,坐在转椅上的我们看到地球周围的天体:如太阳、月球、星星等,他们的运动方向怎样?(东升西落、自东向西)那地球自转的方向应该怎样?(相反、自西向东或逆时针)(8)齐读教材80页倒第二自然段内容。(9)谁先迎来黎明?四、认识时区图、计算时差1、想知道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小时迎来黎明么?有什么办法?请一位新朋友“世界时区图”来帮忙。2、先来认识它,阅读教材81页介绍。3、教师补充讲解。4、小结:这两个小时就是平常所说的时差。5、计算北京和巴黎、北京和纽约的时差。五、拓展延伸1、整理地球运动的特点。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地球的运动,还有那些疑问?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关注、继续探究、了解更多关于地球运动的秘密。板书:4谁先迎来黎明城市地球自转方向北京﹤———自西向东(逆时针)√乌鲁木齐﹤———自东向西(顺时针)《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借助生活经验、进行体验探究)团结镇中心校赵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