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我“家”》说课稿鹤岗市第十九中学郭海滨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规划我“家”》,下面我从几下方面进行简要地阐述: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龙教版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九课。本课是学生学习幻灯片的第一课,是对今后学习幻灯片的一个铺垫。本课主要任务是通过Powerpoint相关操作的学习,运用“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一般过程”制作完成家乡旅游景点介绍的演示文稿。结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我把教学内容先后顺序进行了调整:先学习Powerpoint界面及相关操作,再讲解制作演示文稿的一般过程,最后让学生运用以上所学知识来完成以“家乡的旅游”为主题的演示文稿。这样更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使学生通过完成作品来巩固所学知识技能,从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二、学情分析根据以往与学生接触交流,得知大部分学生已经了解Powerpoint的简单操作,能够根据要求制作出具体的幻灯片,本节课的难点在于把幻灯片基本操作与演示文稿制作流程结合制作出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在此阶段学生形象直观思维还处于主要地位,对于声形并茂的演示文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已有知识的状况,有利于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在以上分析基础上,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相关规定,根据本课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PowerPoint基本操作,能够根据需要对幻灯片和文字等进行基本的编辑操作;◆了解“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一般过程”即:确定主题—确定框架—搜集素材—内容、格式调整。◆在幻灯片的设计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熟练地进行各种视图的切换。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运用“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一般过程”,完成“家乡的旅游”为主题的演示文稿的制作任务,从而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快速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和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演示文稿制作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家乡的旅游”演示文稿制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一般过程”前面两个阶段的实施和运用;2、幻灯片的添加、复制、删除、编辑等基本操作。教学难点1、根据“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一般过程”进行作品框架设计;2、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三、教法分析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结合具体操作实例,我采用任务驱动、合作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法。四、学法分析本节课重在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合作学习与任务探究,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步步深入,同时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①自主探究学习法②观察法③练习法五、教学媒体:硬件环境:计算机机房,每人一机软件环境:WINDOWSXP系统、MICROSOFTOFFICE办公软件及电子教室软件等。六、教学过程通过播放家乡夜景的演示文稿,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然后通过设计任务让学生合作探究演示文稿相关基本操作,最后教师讲解制作演示文稿的流程,再让学生根据以上所学内容制作以“家乡的旅游”为主题的演示文稿。1、导入新课(用时约2分钟)展示家乡夜景的演示文稿,让学生在欣赏演示文稿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节课题。2、合作探究(用时约15分钟)结合本节课知识,总结出制作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绿色为学生基本掌握的,红色内容为本节的重点、难点。针对以上分析,首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幻灯片的基本操作,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集中让学生进行回答并进行演示,教师要及时做出评价。启动PPTPPT界面组成创建演示文稿保存演示文稿主题演示文稿删除幻灯片复制幻灯片添加幻灯片编辑幻灯片PPT制作流程针对添加、删除、编辑等幻灯片的操作重难点,我采用电子教室转播功能,让学生进行演示操作,其他学生能够在自己的显示器上更直观的了解操作过程,从而使学生对幻灯片的操作过程有一个整体印象,教师及时进行纠正补充。使学生牢记操作过程,巩固课堂效果。3、学有所用(用时约23分钟)教师提问,如何做一个主题明确的演示文稿呢?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