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的节气和节日VIP免费

中国的节气和节日_第1页
1/2
中国的节气和节日_第2页
2/2
☆中国的节气和节日☆―中国科大.李弦(李涧心),2011.7,摘抄自《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重排于2013.1。中国古代的节日很多,有些节日延续至今,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在这里把古代的一些重要节日,依次排列并作简单的介绍。【元旦】阴历正月初一。这是新年开始的第一日。【人日】正月初七。古人传说,正月一日是鸡日,二日是狗日,三日是猪日,四日是羊日,五日是牛日,六日是马日,七日就是人日。【上元】正月十五。上元即元月元宵。中国古代的元宵夜要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所以元宵节又叫做灯节。【社日】是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分成春社、秋社。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寒食】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另一个计算时间,是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或一百零六日,所以人们也把“一百五”或“一百六”,当成寒食节的代称。【清明】阴历在三月上旬,阳历在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间。清明节有踏青扫墓的风俗。【花朝】二月十二。花朝日又叫百花生日。【上巳】三月三,是曹魏以后才固定下来的日期,起初是定在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旧时人在上巳日这天走出户外,来到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后来上巳日变成了水边饮宴、游春踏青的节日。【浴佛节】四月初八。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佛的生日。【端午】五月初五。也叫端阳节,五月初五是屈原投汩罗江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举行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后来船被做成龙形,就发展成龙舟竞渡。端午节在唐代以后,被规定为十大节日之一,受到人们的欢迎。端午节有吃粽子的风俗。【伏日】有三个。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就做初伏,第四个庚日叫做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做终伏或末伏,总称三伏。伏是隐伏避暑的意思。【七夕】七月初七。古代传说,七月初七夜,是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一年一度的相会之夜。【中元】七月十五。人们把中元看成是鬼节,它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也称盂兰盆节。【中秋】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月亮,人们以为是一年中最圆的,而且秋天气候凉爽,也适合外出赏月。月圆象征团圆,所以中秋这天,游子的怀乡情绪往往最浓。中秋节有吃月饼的风俗。【重阳】九月初九。重阳又叫重九、九日。古人把九看做阳数,九月九日,日月都是九,所以叫做重阳。据说重阳这天,带茱萸登高山,饮菊花酒,就可以避祸,所以古人在这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冬至】阴历在十一月下旬,阳历在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之间。古人们认为冬至是节气的超点,从冬至起,日子就开始一天天地长起来了。冬至的前一日叫做小至。【腊日】十二月初八。这是一般的解释。汉伐的腊日是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腊日有吃“腊八粥”的风俗。【小年】十二月二十四。现在农村以二十三日为小年。小年夜晚有祭灶的习俗。【除夕】阴历一年里最后一日的晚上。除有除旧布新的含义。阴历一年的最后一日叫“岁除”,晚上叫“夕”,所以阴历一年的最后一日叫“除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的节气和节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