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银川等地日益盛行一种新式幼儿教育,他遵循生命成长的法则,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了解生命的意义与真谛,他不以成人的意志、意识为转移,不附和所谓的早期潜能开发或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之类的论调,在每个办学者小心翼翼的呵护与勇敢坚定的努力与坚持下,他们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了爱与自由、善良而美好、平等又有清晰的界限与规则的环境这其中的代表者有:有着17年发展历程的的孙瑞雪老师创办的宁夏“爱与自由”蒙特梭利教育机构现已走向全国开办了8所新式幼儿园、两所小学(请参见爱与自由网站)、10年发展历程的北京李跃儿老师的巴学园、6年发展历程的成都华德福幼儿园及小学。这种以现代心理学、爱与自由理念、华德福教育、蒙特梭利教育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方式我们把他称为现代幼儿教育,他与传统幼儿教育的区别有如下几点:1、传统幼儿教育以认知教育为主,即以书本教学的方式灌输给儿童大量的认字、写字、数数、算数、背诵,他让孩子成为家长和老师带出去可以炫耀的资本,满足了家长和老师的虚荣心,曾一度掀起热潮的“早教神话”“潜能开发”论调让家长盲目的追随而忽略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孩子身心发展的真正需求,大家只把焦点放在如何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如何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其他的孩子但很少有人去思考人的一生是怎样的成长历程?每个年龄段都有哪些成长特点及要务?对一个0——7岁之间的孩子他的生命特点与成人有着怎样的不同?我们该如何给到孩子一个受保护的童年?一个孩子长大为人需要具备的真正的能力是什么?因此,在现代幼儿教育中,我们更多的是穿越社会上所谓的学校教育的要求,去探究当一个孩子经历了学校教育、社会的选择后,他如何还能成为一个有着完整的自我,内心充满了幸福的感受,对身边的人事物保持独到的见解、友善的态度、及时而有力的支持的人,这才是教育真正要做到的。所以,现代幼儿教育以保护孩子的童年,让他拥有值得一生回忆的快乐体验与幸福的感受,他重视孩子内在的自我的建构,以尊重、平等,视每个孩子为精神上的平等的人来对待,培养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感受情绪、表达情绪的能力,保护并尊重孩子的界限,保持孩子与自然、生命的连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的课程体系中有搭建、湿水彩、粘土塑形、晨圈、烹饪、共享自然、社会实践、偶戏,教室里全部都是木头、棉布、石头、树枝、毛线等有生命的物品,户外的活动用具也都是简单原始但能充分发挥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物品,如:轮胎、木板、砖头、绳子、木质的轮胎秋千、沙坑,老师对孩子的语言也都是简单、清晰、优美的语言,而更多的时候老师是用歌声引导孩子,在现代幼儿教育的幼儿园里,没有说教,没有惩罚,没有欺骗、转移,没有指责,老师和孩子都是平等的,而且更多的时候是要求老师先做到言行一致,举止得体优雅、亲切祥和、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的同时再要求孩子遵守2、中国的独生子女社会造成的当今的80后、90后诸多的社会问题在不断的引发全社会的思考与讨论,可是很少有人想到这其实不是孩子的过错,更多的是家长不懂得如何真正的爱孩子,不懂得教育的内涵导致的,所以现在的孩子经不得风吹雨淋,经不得磕磕碰碰,稍稍不舒服了,碰疼了,首先受不了的就是家长,我们不是在把孩子当成未来的一个人在培养、历练,而是当作笼子里的小动物在呵护、喂养,传统教育观念中不许孩子有自我的见解,自我的选择,自我的意志,一旦孩子和家长的想法不同,家长就要想尽一切方法把孩子扭过来,比如最常见的天冷时给孩子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新洗的衣服要保持的干干净净、孩子的玩具家长随意的送给别的孩子,这些孩子到了幼儿园,两个老师看护30左右个孩子,更不可能允许孩子有他自己的见解、选择,连老师自己都可能没享受过被充分接受、理解、允许他们有自己想法的成长经历,所以,他们又如何懂得、如何会给别人尊重与接纳,我们的孩子就这样被一群内在还没长大的“孩子”们教育着,老师们没有反思,没有觉察,甚至没有时间停下来去思考继续这种传统的教育将会把孩子导向何处?也没有机会去看看从传统幼儿教育里走出去的孩子变成了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