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细胞的代谢[学考知识全揽]八、细胞与能量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绝大多数需能反应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ATP被称为细胞中的(1)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ADP循环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只是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3)ATP的形成需要满足的条件:2种原料(ADP和Pi)、能量和酶。另外,合成ATP的过程中有水生成。(4)ATP并不都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碳反应,转化成有机物中的能量。(5)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由ATP直接提供能量。但ATP并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唯一直接来源,其他核苷三磷酸也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九、酶1.酶的本质、特性本质绝大多数酶是①,少数酶是②特性ⅰ.高效性:酶的催化活性③ⅱ.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④的反应ⅲ.酶作用需适宜条件:酶的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⑤、⑥等2.影响酶作用的因素关于酶特性的实验题的解题方法:(1)认真审题,准确找出变量,围绕变量设置对照。如:①探究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时,应围绕底物或酶制剂设置变量。②探究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时,应围绕无机催化剂和酶制剂这一单一变量设置对照。③探究pH(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设置不同pH(温度)处理进行对照,并确保变量控制的有效性,即应在底物与酶混合之前,先用pH缓冲液调节酶与底物的pH(或先进行同温处理),然后混合酶与底物。(2)设计实验步骤时,应注意:①根据试题要求,确定单一变量,依据实验变量进行合理分组;②根据实验材料,结合实验原理确定实验现象的观测手段;③除单一变量外,确保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④确定实验操作程序,确保实验操作程序合理、表达准确。十、细胞呼吸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1)需氧呼吸的终产物是CO2和H2O,但能产生CO2的细胞呼吸并非只有需氧呼吸,如酵母菌的厌氧呼吸也能产生CO2。不产生CO2的细胞呼吸一定是产生乳酸的厌氧呼吸。(2)不同生物厌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3)细胞需氧呼吸过程中既有水分子参与反应,又有水分子的产生。产物H2O中的O来自于反应物O2分子中的O。而反应物H2O中的O则到了产物CO2分子中。(4)厌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有ATP的合成,第二阶段并没有ATP的合成。厌氧呼吸全过程没有[H]的积累,第一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二阶段。(5)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①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其目的是抑制厌氧细菌的厌氧呼吸。②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其原理是先让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大量繁殖,再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乙醇。③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呈风干状态,使细胞呼吸速率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消耗。④果蔬保鲜:(零上)低温、低氧、高CO2和保湿。十一、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概念、阶段、场所和产物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①场所——叶绿体:ⅰ.叶绿体由内膜和外膜围成,内膜里面充满了基质ⅱ.基质中悬浮着类囊体,类囊体叠起来称为②,基粒极大地增大了受光面积,组成类囊体的膜就是③ⅲ.光合作用的酶存在于④中2.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膜上,叶绿素主要吸收①________________,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②________。3.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4.活动:光合色素的(1)若同一植物处于两种不同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如下所示:甲:一直光照10min;乙:光照5s,黑暗5s,持续20min,则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甲<乙(碳反应时间长)。(2)CO2中的C进入C3但不进入RuBP,最后进入(CH2O),RuBP中的C不进入(CH2O),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3)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碳反应阶段,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其他生命活动所需ATP只能来自细胞呼吸。学习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