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GD2301003总承包施工单位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混凝土工程交底部位主体结构日期年月日交底内容一、混凝土质量缺陷分类(1)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的8.1.1条规定“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下表确定: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称现象严重缺陷一般缺陷露筋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蜂窝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夹渣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裂缝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连接部位缺陷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外表缺陷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泥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根据《规范》要求:对“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GD2301003总承包施工单位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混凝土工程交底部位主体结构日期年月日交底内容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2)现浇结构和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轴线位置基础15钢尺检查独立基础10墙、柱、梁8剪力墙5垂直度层高≤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5m10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全高(H)H/1000且≤30经纬仪、钢尺检查标高层高±10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全高±30截面尺寸+8,-5钢尺检查电梯井井筒长、宽对中线±25,0钢尺检查井筒全高垂直度H/1000且≤30经纬仪、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经纬仪、钢尺检查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预埋件10钢尺检查预埋螺栓5预埋管5预留洞中心线位移15钢尺检查二、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案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点:1、蜂窝(1)产生原因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石子、水泥材料加水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②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③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简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④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⑤模板缝隙不严密,水泥浆流失,会出现混凝土离析现象。⑥钢筋较密,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高。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GD2301003总承包施工单位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混凝土工程交底部位主体结构日期年月日交底内容⑦基础、墩身、墙身部位末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2)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作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应堵塞严密,基础、墩身、墙身部应在下部浇完间隔1~1.5h沉实后再浇灌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3)处理方案小蜂窝:先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的细石料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的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2、麻面(1)产生原因①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板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②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