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2————————————————————————————————作者:————————————————————————————————日期:481《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适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三年全日制高职学生制定时间:课程代码:所属系部:经济系学分:3学时:54制定人:批准人:二、课程的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1)了解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2)会协助项目组实施物流企业信息化;(3)会在各类企业中使用条码;(4)会使用RFID手持终端进行入库、盘点、出库管理;(5)在物流软件系统中完成日常业务操作;(6)会调试和管理运输部门的GPS监控软件;(7)会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完成网络交易;2、方法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解决问题,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基本原理与方法,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2)具有采集使用信息、分析归纳、总结交流经验、技能、技巧的能力。(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4)具有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运用的能力。3、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3)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4)具有组织、协调能力。(5)具有适应环境开拓创新的能力。(6)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4821、课程定位《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前续课程有《物流管理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商务实务》等,后续课程有《仓储配送技术与实务》、《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市场营销原理与实操》等课程。2、课程开发思路本课程按照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满足客户需求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各种改善物流业务操作的信息技术。其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技术特点和解决的问题:1)条码解决数据重复输入问题;2)数据库解决存储问题;3)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系统解决数据的加工和传输;4)EDI解决单证和数据传输;5)GPS/GIS解决定位、信息查询;6)RFID解决小范围内追踪以及不接触扫描;7)电子商务解决交易问题。所以本课程按照:现代物流企业运作流程―――分析采用的物流信息技术――掌握其业务流程,并详细分析三个步骤进行教学设计按照上面三个步骤,针对课程情况设计出了七个教学情景:1)现代化物流和信息技术;2)数据库与网络技术;3)条码技术与应用与RFID技术与应用;4)GPS/GIS技术与应用;5)EDI技术与应用;6)电子商务应用;7)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综合模拟(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四、教学内容1、学时分配学习情境(单元)名称子学习情境1子学习情境2子学习情境3子学习情境4学时分配学习情境(单元)1现代化物流和信息技术现代化物流信息技术4483教学时数22学习情境(单元)2数据库与网络技术数据库网络技术5教学时数32学习情境(单元)3物流自动识别技术物流条码的编码和在物流以及供应链RFID的工作原理18教学时数810学习情境(单元)4GPS/GIS技术与应用GPS技术与应用GIS技术与应用5教学时数32学习情境(单元)5EDI技术与应用EDI技术与应用4教学时数4学习情境(单元)6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应用444学习情境(单元)7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软件实训(北京络捷斯特科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14142、教学设计编号学习情境(单子情拟实现的能力目标相关支撑知识教学环境及设备教学说明(内容、方法、手段、步骤、结果)484元)境1现代化物流和信息技术现代化物流通过教学使学生:1、了解传统物流与现代化物流的区别;2、了解国内物流与现代化物流的差别;3、掌握信息技术与物流的关系;4、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类型和用途;5、了解常见的物流信息系统的类型和主要模块;6、掌握企业物流信息化实施原则。1、传统物流与现代化物流的区别;2、物流信息的特点;3、国内物流与现代化物流的差距;4、信息技术与物流的关系;5、常见的物流信息技术类型和用途;6、常见的物流信息系统的类型和主要功能模块;7、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8、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趋势;9、企业物流信息化实施原则。1、《物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