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宜宾市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物流项目建设工作汇报项目建设名称: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周期:2011年7月25日—2013年7月25日项目建设汇报时间:2013年8月10日2编制说明本文档内容包括了汇报提纲框架,各项目组应依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要求并结合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等现状撰写汇报材料。汇报材料的正文字体为仿宋_GB2312,字号为三号,单倍行距,A4打印,左侧装订。汇报材料总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以内。3第一部分项目建设主要情况一、建设思路以学校“就业导向、工作过程导向、改革创新、校企共育。”示范校建设总体思路为指导,秉承“厚德、强技、健体、创业”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宜宾现代制造物流业、服务川南经济发展高地”的办学定位。改革创新“校企共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群发展,形成服务地方经济、辐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二、组织架构成立了由专业建设聘请了企业专家王绍松、彭宇作为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行业顾问,培养了专业带头人杨旗、潘容为负责人的专业建设团队。建设小组成员12名人员(含行业企业顾问2人)项目负责人杨旗行业企业顾问王绍松彭宇一级目标责任人第一责任人杨旗第二责任人潘容二级目标内容责任人三级目标内容责任人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杨旗人才培养方案唐惠琼课程建设尧荣才教学方式改革杜奎教学评价机制建设唐惠琼教学资源库建设刘晶晶4师资队伍建设郑国蓉培养专业带头人郑国蓉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郑国蓉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廖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王静悠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张杰校企合作廖欢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潘容社会服务及辐射潘容三、建设措施自2011年7月以来,物流项目组本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平台;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为抓手,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三项建设内容,系统推进、着力工作。四、项目建设进程及完成情况项目建设总目标完成率为96.6%,各级三级条目建设情况完成较好,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建设内容建设目标(个)完成数(个)完成率(%)完成质量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人才培养方案开发66100良2.课程建设66100良3.课程教学改革33100良4.教学评价机制建设55100良55.教学资源库建设6583中师资队伍建设1.培养专业带头人55100良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44100良3.兼职教师队伍建设44100良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44100良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1.校企合作77100良2.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33100良3.社会服务及辐射5480中总目标完成率(%)96.6总目标完成质量(优、良、中、差)良五、取得的成果与收获在两年的建设过程,以学校“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四岗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导,努力实现改革创新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的“2121”四岗递进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建立了适应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架,培养打造了一批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搭建行业协会,并以此开展各项培训与科技服务。第二部分重点专业建设情况依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分别对照专业建设内容、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推进专业建设工作。6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学校与合作企业深度合作,在广泛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物流工作岗位、提炼典型工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开展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等工作。该项目完成度约96.15%。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物流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不同功能类型的物流企业和其它生产企业物流专业的业务流程,掌握相关基本操作技能,适应物流企业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专业人才。(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原则为:践行“校企合作”,重构课程体系;突出动手能力培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工学结合”,形成“2121”的办学模式;循序渐进,“四岗”递进;校企合作,整合资源(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构建了“2121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