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行业发展的问题及思考张印发(深圳市九州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深圳市2009年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班学员,学号5043摘要:目前监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使其发展受到限制。从监理行业发展方向出发,系统研究现阶段工程监理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关键词: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解决办法我国的工程监理行业从1988年开始起步,迄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监理单位作为建筑一方的主体地位已经奠定,基本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监理行业的发展对保证基本建设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监理行业自身和建筑市场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工程监理的定位、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以及工程监理的国际接轨等等,这些实践和理论的问题关系到监理行业如何健康、持续发展。对工程监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和寻找解决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监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监理深度有限。长期以来,我国工程建设采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物质供应单位分工协作的体制。工程咨询公司主要业务是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或评估;设计院只负责设计、不负责采购和施工管理;监理公司主要任务实际上是项目施工阶段的现场施工质量监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内容越来越复杂,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传统的以工程建设单位为主体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日益显示出其的不足。由于对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缺乏统一计划、管理、协调和控制,制造了许多问题和矛盾,无法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因此,提高项目管理技术水平是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当务之急。国家在引进监理制度时,并非特指某一种工程建设方法所对应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从理论上讲,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为其提供的一切服务活动统称为监理,也就是国际上所说的工程咨询的一部分,强调监理工程师就是FIDIK合同条件里的工程师(Engineer或咨询工程师(ConsultingEngineer。建设工程监理发展的一个趋势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发展:包括建设前期的工程咨询,建设实施阶段的招标投标、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直至建设后期的运转保修在内的各个阶段的监督与管理。但是,目前我国监理业的发展是制度推动型的,不是市场演进型的。政策体制和理论上的混乱加深了建筑领域对监理概念的分歧。首先,关于监理定位,有人认为监理应是第三方,有人认为应是建设单位的代表,还有人认为监理应代表政府。其次,政府的政策关注和强调质量、安全监理,限制了监理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范围,加之绝大多数的监理单位都不具备建设前期的工程咨询能力,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又属于计划部门管理,诸多原因导致目前我国的工程监理仅限于工程实施阶段,实际上大多数的现场监理人员干的就是监工的工作,只不过他们不是承包商的监工,而是建设单位雇用的监工。此外,给监理强加了太多的附加职能,这些职能超越了它的社会属性和自身能力,也违背了市场交易原则,使得监理的路越走越窄,失去了发展的空间。1.2监理责任不到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压价竞争现象十分普遍,势必影响到监理服务的正常开展。监理企业低价中标后,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设法降低成本,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高,现场应投入的人员能减则减,缩减项目监理人员,除总监外大量使用临时外聘监理人员,这样的项目监理小组,其整体素质和监理业务水平当然与投标文件的承诺有相当的差距;同时也不能提供与项目监理需要相适应的办公、交通和平行检测等条件,投入的检测设备能少则少,现场监理办公费能压则压。其结果是现场监理人员像走马灯似的变换,平行检验无手段,监理服务不完全到位,监理效果不理想,直接导致监理服务质量的下降,严重影响了监理行业的形象。而监理责任的缺失,又使建设单位、承包商等各方越发藐视监理的地位和作用。监理公司不择手段地把监理业务抓到手,然后临时性才拼凑监理队伍,管理水平可想而知。2工程监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2.1规范各参建主体单位的建设行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实行有效且充分地监督加强对监理企业的宏观管理,建立健全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加强对外来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