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问题调研【引言】研究生就业难的话题继大学生就业难之后迅速升温。一时间,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薪水期望逐步降低、女研究生就业难、用人单位苛刻、专业问题、择业盲目、积极性反而不如本科生等等负面问题在网络上为各媒体、专家、学生群体争相讨论。社会各界对此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在这个就业的特殊时期,我们武汉几所高校联合进行了一项关于研究生就业的问卷调查,针对目前的一些热点问题。我们的问卷主要从就业情况、就业心理和就业指导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调查,一方面可以与其它兄弟院校的情况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希望能通过反映情况为学校高层决策提供参考。【关键词】就业情况就业心理就业指导一、调研基本情况1、调研方法:此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问卷310份,收回有效问卷286份,有效回收率达到了近92.3%。2、调研对象:本次调研对象范围主要为高校大学,调查总体为2008年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调研内容:主要从就业情况、就业心理和就业指导三个大方面进行,具体包括了专业对口、薪水、影响求职的因素、性别歧视、学历、求职压力、求职心态、职业规划、就业信息来源和需要的求职培训等方面。二、调研数据及问题分析(一)现象描述:1、本次调查中的被访者基本情况统计如下:性别:男生一八6人,女生100人,比例1.86:1学历:硕士一八8人,博士98人,比例1.92:1专业:文科108人,理工科一五3人,医科25人家庭背景:来自大城市45人,中小城市121人,农村111人,其它9人有过工作经历的109人,没有过工作经历的168人(另外9人没有填写该项)。2、总体描述:A、就业情况在本次调研的被访者中大部分已经找到了工作,尚未找到工作的占9.8%。从对目前已经找到工作的情况来看,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很小部分在东部沿海较发达城市,极少去了中西部大城市;工作与专业对口与否的比例约为1.57:1,工作行业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和科研技术服务行业;对工作持比较满意的占多数;而月薪则主要集中在6千~4千以及4千以下水平,同时从对月薪的满意程度来看,绝大部分表示比较满意和一般。从影响求职的因素来看,研究生选择单位时,经济收入与福利、个人发展机会和工作环境成为最为重要的三个因素;当问到“认为用人单位主要看重的因素”时,选择学校声望、专业、学历、个人能力的人次占据了主要;而对于求职过程中的阻碍因素,选择则集中在了专业冷门、不熟悉求职渠道、缺乏求职技巧三项。详细数据如下:表1:研究生看重的用人单位因素(选择人次)表2:研究生认为就业单位看重的因素(选择人次)学校声望★116各种证书或特长一八专业★143家庭背景一八学历★128个人能力★一三3学习成绩一八实习经历63学校活动经历54其他0表3:求职过程中的阻碍因素(选择人次)自身学历不够74缺乏求职技巧★123人际交往能力不够79运气不好29专业冷门★149性别一八不熟悉求职渠道★91其它9另外,当问及求职过程中是否遇到过性别歧视的现象时,回答分歧较大,情况各异。B、求职心理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调查了当前毕业研究生的职业规划和求职过程中的心态变化。有近60%的人认为自己具体从事的职业不一定要和专业对口,这与前面统计的已经找到工作的专业对口情况也基本相符。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先择业后就业”和“可以先就业后择业”的人分别为44.4%和42.0%,几乎各占一半。在求职心态及其变化方面,对于就业压力,30.0%认为来自社会期望,41.2%认为来自个人期望,选择经济状况压力、周围同学压力和其它的分别为一三.2%、12.5%、2.7%。当问及如果自身情况与用人单位要求不符,但又很想进入该单位的话,是否会更改简历上的相关信息,66.4%回答“不一定,视具体情况而定”,只有20.工作地点经济收入与福利★个人发展机会★专业对口工作单位性质工作环境★其它83229一五95038一三193%回答坚决不改,一三.3%选择了会改。而在这一三.3%的人之中,85.7%选择的理由是“自己有能力做到简历所描述的那样”,近一半人(46%)选择“手段不重要,只要能获得录用”,剩下的小部分选择了“大家都这样,不改就吃亏”。被访者中,在回答“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