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防联调工作调研报告我区地处xx市西南部,与20XX市、等相毗邻,历史上,边界群众往来十分密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双方在生产、生活、经贸往来等方面交往更加频繁,促进了接边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但在现实生活和交往中也难免出现一些矛盾纠纷,特别是近年来,行政边界的各类社会矛盾和民间纠纷呈现出多发态势,由于矛盾双方或多方往往来自不同地区,给调解工作造成了诸多困难。因此,进一步做好接边地区的联防联调工作,促进接边地区的社会稳定繁荣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一、我区联防联调工作开展情况(一)我区与周边地区联防联调机制是全省首创,至今已走过了26个年头。在此期间,与各接边地区认真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形式,协同作战”的人民调解的工作方针,通过定期召开地区联防联调工作会议,共同签订《边界地区纠纷联防联调协议书》、召开司法行政论坛等方式,切实加强与接边地区调解组织的协调、协作,积极探索新形式下联防联调的新办法、新途径。目前,各成员单位对本辖区内可能发生的群众矛盾,能够有预见性的进行梳理排查,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可能涉及毗邻地区的矛盾倾向,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并通报边际联调组织,共同防止矛盾发生或升级;对已经发生的边际矛盾纠纷,能够及时由边际联调组织牵头乡镇组织联系成员单位进行调处;对每件调处案件的资料归集整理存档,能够做好资料完善和经验总结。苏皖五县(市、区)接边地区联防联调工作开展以来,各类纠纷得到及时调处,钝化了矛盾。由于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使我区边界地区纠纷调处成功率明显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达99.6%;一些久拖不决的重大疑难纠纷得到了化解。如。20XX年8月份,一镇人员在镇镜内一渔塘垂钓时,不慎触电身亡。得知消息后,我区镇司法所与司法所及时沟通,通报信息,终于在双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联合调解下,受害人家属得到了供电公司9万多元的赔偿,避免了跨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第1页共4页20XX年12月5日发生在县工业园区的一起施工企业建筑工地建筑物垮塌事故,垮塌造成几名施工工人死亡和几名工人不同程度受伤,这其中就有高淳桠溪镇工人。事故发生后,桠溪镇调委会与梅渚镇调委会互通信息,通报事故情况,商讨解决办法,经过调解,使受害人家属和受伤人员得到了应有的补偿。(二)存在的不足之处虽然联防联调工作效果显著,但是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环节。一是个别乡镇(村)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没有摆上应有位置,往往遇到突发性跨界纠纷才想到联合调委会,造成的很多小矛盾、小纠纷往往没有及时、妥善地去处理,激化成重大、疑难纠纷,有的甚至激化成刑事案件。二是联防联调工作缺乏有力的经费支撑。联防联调工作是以双方诚信合作为基础的,按照工作规则,各接边镇都要开展走访、联合排查、工作例会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保障。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联合调委会没有专项经费保障。三是联防联调组织人员素质需要提升,工作不平衡。客观上由于联合调委会是一种松散联合型组织,调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年龄偏大,有的缺乏必要的法律专业知识,致使各联合调委会的工作很不平衡。二、开展好联防联调工作所需要素(一)健全的组织制度。要在巩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对现有的边界联防联调组织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分析。凡未建立或虽然已建立但工作不正常的,应主动与毗邻单位沟通,尽快建立健全县、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的三级联防联调组织网络,尤其要抓好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两级联防联调组织建设。一是接边县(市、区)成立联防联调工作委员会。负责重点研究、部署和推动联防联调工作的全面展开,协调和协助调处跨界纠纷。二是乡镇(街道)成立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实行主任轮值制度,各司法所具体负责跨界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和调委会的日常工作,并管理、指导村居(社区)联防联调组织开展工作。三是接边村居(社区)成立联合调解小组,及时化解纠纷或隐患,第2页共4页随时沟通双边情况,向上一级联防联调组织移交案件、汇报工作。(二)强大的信息互通。近年来,联合调委会坚持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