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2页第10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最新考纲考纲解读考法指南第4页类型环节名称海上内循环A蒸发,B降水海陆间循环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G地下径流,H下渗陆地内循环D降水,I蒸发,F植物蒸腾(2)水循环的意义——四个关键词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④“塑造”——地表形态。[自我检测]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线段上添加箭头,完成水循环过第5页程。(2)主要环节:①和⑧蒸发,②和④,③,⑤,⑥,⑦下渗,⑨。(3)其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表示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表示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填序号)(4)人类活动对(填序号)环节影响最大,主要表现为改变时间分配规律——;改变空间分布规律——。答案:(1)画图略。(2)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植物蒸腾(3)①③④⑤⑥⑦①②④⑧⑨(4)⑤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考向一水循环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第6页海洋上空的水汽――――――――→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陆地(3)影响降水的因素(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质条件(土壤质地)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第7页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2)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第8页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3)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等。(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5)影响下渗,如城市地面的硬化、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等措施都会影响地表水的下渗。考向二河流的补给类型1.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补给类型补给季节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雨水补多雨降水量的普遍,尤第9页给季节多少、季节和年际变化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储量、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第10页地下水补给全年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2.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判断其最主要的补给形式主要是分析径流量的变化特点。(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气候区补给时间径流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年雨)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季风气候区当地夏季(夏雨)夏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热带草原当地夏季径流量季节变化第11页气候区(湿季)大地中海气候区当地冬季(冬雨)冬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②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①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