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并发症的防治一、关节穿刺的并发症及预防、关节感染为较严重的并发症。若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无菌操作技术,一般很少发生,其感染率低于万分之一。如适应证掌握不严或未按无菌技术要求操作则很可能发生关节内感染,可造成关节毁损或引起败血症。关节穿刺部位一经消毒后即应视为无菌区,应按严格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关节穿刺后应以无菌敷料包盖,保护穿刺孔清洁不受污染,并连续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至少一周。如发现有感染可能时则按关节感染予以早期处理。最常见的为化脓性细菌感染,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常见。此时宜加大有效抗生素用量,并按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治原则进行处理。、穿刺部位血肿或关节积血常用的穿刺部位(如前述)均已按操作要领避开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组织,很少发生关节出血,除非关节本身存在易出血的病变或有血凝机制障碍等血液病。术前应予相应治疗,纠正凝血障碍后再决定做关节穿刺。、关节软骨面损伤一般不易发生,如器械不良(例如穿刺针头不光滑或残缺),操作粗暴或未按正确要求进行操作则很易损伤关节软骨。术后早期常不被察觉。如软骨面损伤严重则可形成病灶,尤其在负重关节可引起继发性关节推行性变。、断针穿刺针本身这段或质量低劣于操作时易断损。所以在穿刺前先仔细检查,挑选玩好光滑、粗细适当的穿刺针并按操作要求轻巧手术。二、神经阻滞及痛点注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并发症的种类/神经阻滞针穿刺引起的疼痛此种疼痛可引起高血压或休克。/多次穿刺和粗暴穿刺引起的皮肤及组织损伤。/刺破血管引起血肿(胸膜引发气胸)由于血肿或气胸的扩散诱发二次损伤如压迫、肿胀等。/损伤周围脏器。/刺人神经导致神经损伤而引起感觉异常。多数神经阻滞中阻滞区域必然产生感觉异常。但是从理论上来讲阻滞针的穿刺可能产生损伤。/感染。非无菌操作或使用污染的操作用具。即使无菌操作也有可能发生感染。/神经阻滞针损坏如果在体内损坏将形成异物。/晕针。、并发症的预防/施行神经阻滞技术治疗技术麻醉医师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证书,同时还要求从事临床麻醉或疼痛治疗工作两年以上。不具备执业医师证书的年轻麻醉医师或进修麻醉医师不得独立进行神经阻滞技术治疗操作。/施行该项治疗技术的负责医师在操作前应该对就诊病人进行系统的病情分析,做好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于高龄、危重有严重合并症病人应经科主任审批,必要时应报医院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施行。应掌握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应有必要的防范措施。/负责医师应在操作前做好各项治疗和抢救准备工作,包括麻醉机、气管插管设备、麻醉及各种治疗药品。要对麻醉机、麻醉设备及仪器进行常规检查,保证能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要对治疗药品进行仔细核对,配制药品要贴上标签以备核查。/治疗过程中负责医师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严密观察病人各项生命指针。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治疗过程中病人发生的异常病情变化要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局麻药中毒、药物过敏、心脑血管意外和神经损伤情况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治疗操作结束后还应该对病人进行必要的随访,观察病人治疗效果,应登记备查。特殊病人在治疗后还应住院观察。在进行治疗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待治疗的目的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并取得患者自愿签写的麻醉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随门诊病历保存。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一、局麻药的过敏反应及中毒反应的防治措施(一)局麻药过敏反应及防治:过敏是机体的一种特异性免疫反应,多见于重复使用药物后引起。酯类局麻药如普鲁卡因、丁卡因易发生过敏反应;酰胺类局麻药物较少发生过敏反应,如利多卡因。过敏的发生与麻醉药剂量无关,用药后很快即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水疱、剥脱性皮炎、结膜炎及喉头水肿等,严重者出现休克。发生休克者亦称速发型特异免疫反应,是由于病人用药后产生特异性抗体,当再次用药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所致,来势凶猛,这种反应至今尚无可靠的预防方法。出现过敏反应的治疗措施:立即停止使用局麻药。轻症者局部涂搽氟氢松软膏,口服地米,严重者静滴琥珀氢化可的松。出现休克,立即按过敏性休克处理。(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