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四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二O—三年二月目录一、建设意义3二、建设思路5三、基本原则5(一)明确定位、突出重点5(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5(三)协同创新、多方共赢5(四)统筹兼顾、分步实施6四、建设目标6五、主要任务7(一)主要支持方向7(二)主要功能建设9六、体制机制11(一)组织管理模式12(二)市场化运行机制12(三)多元化投入机制13(四)协同创新机制13七、保障措施14(一)加强组织领导14(二)完善政策措施14(三)创新投入方式14(四)营造创新环境15一、建设意义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未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缺乏有效形式和途径,迫切需要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纵观国外,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先后设立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力促进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近年来,我国各地也涌现出一批以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江苏省(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其发展势头迅猛、所有制形式多元化、运行机制独特、创新成就突出。这类新型科研机构遵循市场与创新规律,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出很强的创新活力,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现阶段,我省提出建设创新型四川的宏伟目标,创新驱动战略已成为支撑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战略,建设一批适应新形势需要,遵循市场与创新规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技术标准,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搭建一批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已成为我省迫切的现实需要。这对深化我省科技体制改革,促进我省分层次建立研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建设西部创新驱动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建设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抢抓发展机遇,做强产业支撑,以提高企业和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集聚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用,以高科技园区为依托,搭建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相互支持的合作平台。以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形式,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尽快形成一批带动我省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我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三、基本原则(一)明确定位、突出重点重点围绕我省七大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骨干企业和代表发展方向的企业为组建主体,充分体现产业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以各级地方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按照市场需求,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努力实现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同步推进,建立市场化发展路径。(三)协同创新、多方共赢整合政产学研资用各方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开展协同创新;以利益为纽带,积极探索和创新利益协调机制,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实现多方共赢。(四)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兼顾地方产业发展需要与未来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统筹部署、协调发展;形成“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建设机制,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四、建设目标通过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培育本区域战略性目标产业群;二是强化共性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示范,以“合同科研”等方式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科研成果,带动区域内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三是通过构建区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