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侵报警系统方案住宅小区的入侵报警系统由用户端、传输网络和接警中心组成,其中用户端包括各类探测传感器、控制主机;传输网络可以是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无线信道(CDMA/GSM)、Internet网络等;接警中心(物业中心/门岗)则由专用数字接警机、接警管理计算机以及相应软件等组成。整体系统的拓扑分布如下:朗端離:显示您理I...n10-1■■-11红外对肘单防专摸烘111111『1r1-■i*1四卜对射11[(灯域制祖誉上[11111红外11第一方防些.阖界防范II闸络琨誉主机!a菩号苒二道肪馥:小区问昔MIS範两线KVV2*1,5mmU.2前端报警设计1.1.2.1报警点设计原则可靠性原则小区联网报警系统是一个长期运行的系统,保证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是首先要考虑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后备以及灾难恢复系统,使系统在部分故障时仍然能够提供对用户的服务,并且能够很快的排除故障恢复正常运行。扩展性原则住宅用户需求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相应的负荷也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按最经济的原则,规划成一个扩展性很强且在扩容升级时浪费最少的系统。遵循开放性原则,能够支持多种硬设备和网络系统,软件支持二次开发。数据库系统和信息通讯枢纽采用标准数据接口,具有与其它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的能力;计算机网络系统适应将来的广域扩展。安全性原则数据的安全性在任何系统予以高度重视,网络系统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黑客的入侵。对于物业管理人员以及调度住户也安排足够的权限控制,避免住户能够操作到不属于自己的数据。提供系统总体死循环检测及网管方案,实现对整个网络的自检、实时监控和自动故障报警检测以及一定程度的自恢复。标准性和先进性原则系统实现时尽量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技术,保证技术实现的质量,以便于日常维护和系统的扩展。系统采用成熟的高新科技,以目前较为先进的方法实现需要的功能,既反应当今科技的先进水平,又具有发展潜力,保证系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被淘汰。1.1.2.2点位设计与设备选型原则前端报警探测器的点位分布直接影响着小区的安全,不同于视频监控设备,报警产品在小区安防系统中起着前期防范的作用,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以便在第一时间使相关的人员获知意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安全防范的作用。报警探测器点位的具体分布建议如下表所示:—2——3—所属区域报警点位报警需求第一道防线区域园区周界主要防范外来人员的翻墙入侵、越界出逃,可用红外对射或电子光栅防范,红外对射光束数量和距离根据大厅出入口主要防范进出大厅的人员,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玻璃材质的幕墙、大门,可配置门磁开关和玻璃破碎探测臾方器。第二道防线区域建筑物对外出入口主要防范进出建筑物的人员,可配置红外幕帘探测器和门磁开关,如有玻璃门窗,可配置玻璃破碎探测器。单元楼层顶部主要防范来自楼层顶部入侵的人员,按功能强弱可选择激光探测器或者双鉴探测器来防范。第三道防线区域电梯主要用于被困人员的紧急求救,一般配置紧急按钮一二层住户门窗、阳台主要防范低层住户的室外人员入侵,一般配置幕帘探测器和玻璃破碎探测器。室内通道主要防范室内楼道等固定环境的人员入侵,可配置吸顶式三鉴探测器或双鉴探测器,同时,在通道汇聚点需配置烟感探测器,用以防止火灾等突发情况。监控中心主要防范监控中心的人员入侵,一般配置吸顶式三鉴探测器或双鉴探测器,并配有紧急按钮,用以紧急情况下的手动报警,同时辅以声光警号等发出警示。地下停车库主要应对突发情况(火灾等)的报警,可配置烟感探测器和紧急按钮。园区室内区域主要监控办公室、库房等室内重点区域,一般采用吸顶探测器和幕帘探测器,并辅以烟感和紧急按钮等作为紧急报警。小区住户厨房主要应对住户家庭的煤气泄漏等意外事件,一般配置专业的煤气(CO)探测器。楼梯前室/楼梯主要针对火灾等突发事件,一般配置烟感探测器等来防范。—4—前端产品除了报警探测器,还需要统一的报警主机接入,以下为具有代表性的报警主机描述:>DS-19A08-BN(G)8防区数字化报警主机DS-19A08-BN数字化报警主机支持电话和网络方式传输信息,支持报警中心的接警软件通过网络下达指令,进行相关布撤防等回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