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助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实施方案》以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创业为导向,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就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等有关工作部署,着力解决企业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推动政务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着力打通企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这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创新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一、深刻认识“一网一门一次”的重大意义(一)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高度体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贯宗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统筹考虑公务人员履职行政中的行政办公需求,同时转变观念、换位思考,将政务信息化工作重心转变到老百姓日常办事创业的实际需求上来,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切实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二)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抓手。助推各地区各部门破除审批关卡、打破证明围城,为强化监管、优化服务提供支撑,深化“放管服”改革。对于群众来说,政府的形态不再是一个个的部门,而是一个综合集成的“一站式”政府。目前政务服务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通过“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将成为“放管服”改革纵深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要抓手。(三)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切实打破公共服务各领域、各环节的服务瓶颈,推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与业务协同,构建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公第1页共6页共服务信息体系,对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二、让“数据多跑路”,筑牢“一网一门一次”的坚实基础“一网通办”,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整合网上服务资源,连通各个网上办事渠道,逐步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相结合、相统一的政务服务“一张网”。“只进一扇门”,要求大力推进政务服务集中办理,实现“多门”变“一门”,促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集成融合,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最多跑一次”,要求以企业群众办事“少跑腿”为目标,精简办事材料和环节,推动政务服务入口全面向基层延伸。实现“一网一门一次”,前台要以面向公众服务为中心,充分体现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后台要以数据共享为中心,构建“三融五跨”的支撑体系,为前台服务质量提供保障。为加快推动实现“一网一门一次”目标,《实施方案》从完善共享交换体系、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做好政务信息系统改造对接和加强数据安全几个方面做出了工作部署,筑牢共享根基,让“数据多跑路”。(一)构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支撑“数据多跑路”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实现“数据多跑路”的核心技术支撑,发挥信息资源目录中心、共享交换服务中心、共享数据资源中心的重要作用。构建全国统一、多级互联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完善平台数据调度功能,加强数据供需对接匹配,使其具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调度能力,及时响应各地方、各部门服务需求。建立数据共享授权机制和限期反馈机制。按照数据共享条件和共享接口管控要求,明确授权主体和授权流程。规范数据申请审批使用统一流程,明确申请条件,不断提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服务响应水平。(二)完善政务数据资源体系,让“更多数据能跑路”高质量数据资源是数据畅通流动、开放共享的基本条件。加强纸质证照类照面信息的数字转化,切实加强数据治理,建立数据的动态更新流程,有效提升数据质量。第2页共6页加快建设完善基础信息资源库。基础信息资源具有基准性、稳定性、共享需求普遍的特点,要遵循“一数一源、多元校核、动态更新”原则,持续推进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社会信用信息库等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是实现政务部门之间信息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