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气控制与PLC应用一:电气控制与PLC应用一:电气控制与PLC应用•3、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4、熟练掌握基本逻辑指令的应用•5、熟练掌握步进顺控指令编程方法及应用•6、掌握功能指令基本规则,重点掌握常用功能指令的应用•7、了解PLC网络及通讯基本知识一:电气控制与PLC应用一:电气控制与PLC应用•7.李景学.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及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8.MITSUBISHI三菱微型可编程控制器编程手册/2000年•9.MITSUBISHIFXon-3ASPECIALFUNCTIONBLOCKUSER’SGUIDE/1997•10.MITSUBISHICC-LinkINTERFACEBLOCKFX2n-32CCLUSER’SMANUAL/1999•11.MITSUBISHIFX-10P-EOPERATIONMANUAL/1992•12.SIEMENSSIMATICS7系统、维护和编程•13.PLC应用技术200例/曲非非/2003绪论•一:电气控制技术发展概况•工业生产中的各种机械设备,如机床、起重机械、自动化生产线等都是由电动机来拖动的,这种拖动方式称为电力拖动。•电力拖动具有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可以远距离测量和控制,便于集中管理,容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绪论•一:电气控制技术发展概况•在电力拖动控制过程中,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需要对电动机进行启动、制动、调速和正反转等控制。采用各种控制元器件和控制装置对生产设备进行的控制,称为电气控制。•电气控制设备主要是:由各种电器开关、熔断器、继电器、接触器、交磁放大机等元器件通过控制线路组成的。绪论•一:电气控制技术发展概况•电气控制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从手动控制发展到自动控制,从简单的控制复杂的控制系统,从有触点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发展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软件控制系统。•电气控制技术是随着元器件的不断更新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并且综合应用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技术、精密测量等先进科技成果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绪论•一:电气控制技术发展概况•现在可编程控制器(PLC)、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和机器人技术(ROBOT)组成为现代制造业技术的三大技术支柱。•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由于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所以至今仍在机床和其他许多机械设备中广泛采用。绪论•一:电气控制技术发展概况•但由于这种控制系统是采用固定接线方式,所以存在着控制灵活性差,动作频率低,触点易损坏,可靠性差等缺点。•上世纪60年代初期利用电子技术研制出矩阵式顺序控制器和晶体管逻辑控制系统来代替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对于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则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由于这些装置本身存在某些不足,均未能获得广泛的应用。绪论•一:电气控制技术发展概况•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通用汽车公司对自动化生产柔性控制的要求,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并在GM公司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成功。•PLC技术从最初的逻辑控制为主发展到能进行模拟量控制,具有数据运算、数据处理和通讯联网等多种功能。绪论•一:电气控制技术发展概况•PLC可靠性很高,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可达10万小时以上,可以大大减少设备维修费用和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当前PLC已经成为电气控制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核心装置,在工业自动控制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绪论•一:电气控制技术发展概况•数控技术也是电气自动控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综合了计算机、自动控制、伺服驱动、精密检测与新型机械结构等多方面的最新技术成就。最近20年,机电一体化、机电光仪一体化等交叉学科的发展,使数控技术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绪论•一:电气控制技术发展概况•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由小型或微型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数控装置(CNC)性能更为完善,在机械制造、电气控制及自动化领域相继出现了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综合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绪论•一:电气控制技术发展概况•智能化机器人、集散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等多项高新技术,形成了从产品设计到制造和生产管理智能化的完整体系,将自动制造技术推进到更高的水平。第一章低压电器•作用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