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开展临床途径工作参考总结2021年开展临床途径工作总结一我院按照卫生部开展临床途径治理工作和卫生局相关要求,结合我院临床途径病种实际情况在我院原有11个专业42个病种的根底上又增加了2个专业7个病种(共13个专业48个病种)的临床途径工作,并制定了新的《临床途径知情同意制度》和《2021年临床途径施行考核制度》。现将我院2021年上半年临床途径的施行情况总结如下:2021年上半年我院共开展临床途径治理2098例,变异数189例,变异率9.00%,比上一年同期度增加了3.52%,退出138例,退出率6.57%,比上季度增加了3.66%。一、临床途径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二、临床途径施行获得的成效:1、2021年3月在原有11个专业42个病种的根底上新增了2个专业7个临床途径病种,分别是:脑梗死、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脑挫裂伤、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慢性扁桃体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新生儿胎肺吸入综合症。现共开展49个临床途径病种。2、制定了新的《临床途径知情同意制度》和《2021年临床途径施行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临床途径的考核制度,每月进展临床途径信息统计及质量反响。3、简化了临床途径变异及退出的上报程序,减轻了科室临床途径治理员每月上报信息的工作量。三、存在的征询题:1、普遍存在的征询题是进入临床途径的病例,病历中临床途径标准单上医师、护士及患者签字不及时或签字超前。2、一些科室医护工作人员对临床途径的宣教工作不到位,甚至有些进入临床途径的患者都不明白什么是临床途径。3、个别科室的临床途径病种变异率、退出率过高,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肝硬化腹水、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慢性硬膜下血肿等,主要缘故是自动出院或转上级医院治疗等。四、整改措施和意见:1、医务科定期对全院医护工作人员进展临床途径治理培训,并进一步加强对临床途径的监视考核工作,及时抽调各科临床途径病历进展检查,确保将临床途径工作落实的实处。2、试点科室治理员按照临床途径工作要求对科室医护人员进展临床途径的治疗流程以及进入途径、变异、退出等相关知识进展培训并考核。3、各科室严格按照临床途径标准流程将符合临床途径病种的患者进入途径,提高入径率。每月将符合临床途径病种但无法按途径要求进展诊治的缘故,填写在临床途径变异及退出记录单中上交医务科。五、下一步工作安排:1、进一步宣传和推行临床途径工作。医院要接着加强临床途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途径治理知识,使更多患者明白、理解临床途径工作,医院对临床途径工作及时分析、总结。2、医务科接着加强对临床途径的考核工作,每周到各科室对临床途径工作进展监视考核,并于每月将各科室的临床途径开展情况进展总结反响。2021年开展临床途径工作总结二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效劳理念,标准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操纵不合理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我院自20cc年6月开始开展临床途径治理工作,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施行临床途径治理的意义临床途径是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按病种设计最正确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按照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它不仅可以标准诊疗过程,减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而且还可以标准诊疗行为的时间等,加强诊疗活动的计划性。在倡导高效率、高质量、低费用的医疗效劳改革下,临床途径提供了多专业协作的工作方式,保证医疗护理等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到达预期的医疗效果,促使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通过使用患者版的临床途径,协助患者及家属理解医护详细过程和时间安排,使患方能积极配合和监视医院的工作,促进医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医院的医疗效劳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二、加强组织领导我院按照临床途径施行方案的要求,成立院科两级临床途径治理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对临床途径执行情况的考核,并提出整改方案,保证临床途径的顺利施行。三、确定试点病种每科选择1-2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