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学重点】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二、整体感知,熟悉文本让学生通读课文,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一下小狗包弟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深刻的印象?(设置这个问题,目的是依据叙事散文的文体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三、自主探索作者的情感世界,深刻体味作者痛苦、自责的内心情感1、为什么作者把小狗写得如此可爱?2、既然如此喜欢包弟,为什么巴金还要把它抛弃掉呢?你赞同他的做法吗?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做法?3、送走包弟后,“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4、一只小狗看似微不足道,可作者却难以释怀,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品性?四、深挖主旨,体味作者创作意图1、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教师总结: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2、你认为巴金是怎样的一个人?“文革”中,巴金也是受害者之一,“文革”结束后,他勇于反省,对包弟表示深深的歉意和忏悔他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为人真诚正直,是一个值得人们敬佩的人五、拓展延伸相互交流课外搜索的历史上伟人自我反省和忏悔的例子示例:1、鲁迅也是一个勇于解剖自己的文学家,他曾经写过一篇小说《一件小事》,写了“我”在车夫面前的忏悔鲁迅先生也亲口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2、法国思想家卢梭,他写过一部《忏悔录》,就真诚地袒露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些见不得人的污点3、周恩来深谙修身自省的真谛,在专为自己订立的修养要则中,明确提出“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的斗争”,“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六、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