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分式教材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增根问题,分式应用题。全章共包括三节:16.1分式16.2分式的运算16.3分式方程其中,16.1节引进分式的概念,讨论分式的基本性质及约分、通分等分式变形,是全章的理论基础部分。16.2节讨论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这是全章的一个重点内容,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也是本章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克服这一难点的关键是通过必要的练习掌握分式的各种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在这一节中对指数概念的限制从正整数扩大到全体整数,这给运算带来便利。16.3节讨论分式方程的概念,主要涉及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方程中要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并且出现了必须检验(验根)的环节,这是不同于解以前学习的方程的新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是本章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克服它的关键是提高分析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能力。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有理式,是代数式中重要的基本概念;相应地,分式方程是一类有理方程,解分式方程的过程比解整式方程更复杂些。然而,分式或分式方程更适合作为某些类型的问题的数学模型,它们具有整式或整式方程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借助对分数的认识学习分式的内容,是一种类比的认识方法,这在本章学习中经常使用。解分式方程时,化归思想很有用,分式方程一般要先化为整式方程再求解,并且要注意检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二)本章知识结构框图(三)课程学习目标本章教科书的设计与编写以下列目标为出发点:1.以描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背景,抽象出分式的概念,体会分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类代数式。2.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3.类比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探究分式的四则运算,掌握这些法则。4.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从正整数扩大到全体整数,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5.结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讨论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1(四)课时安排本章教学时间约需2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16.1分式4课时16.2分式的运算8课时16.3分式方程6课时数学活动小结3课时云山学校中学部教学设计姓名李勇年级八年级学科数学课题从分数到分式总课时数:1单元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分式产生的背景和分式的概念,了解分式与整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及分式值为零的条件,认识事物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对具体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符号感.利用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之处,从分数入手,研究出分式的有关概念,同时还要讲清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教具课件是否有课件有复备课:上课前教法的改进、教学内容的增减、调整、预设的重新考虑。。。教法分组讨论、引导启发、讲练结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堂引入(10分)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2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小时,所以=.3.以上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设计意图:本章从实际问题引出分式方程=,给出分式的描述性的定义:像这样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属于分式.不要在列方程时耽误时间,列方程在这节课里不是重点,也不要求解这个方程.可以发现,这些式子都像分数一样都是(即A÷B)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