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牧区合作社未来发展问题的研究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的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不但从组织形式上得到了较大的创新,而且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切实的提高作用,表现在农村市场结构的完善、农民参与农产品市场的谈判能力的提升等。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牧区经济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整体战略布局,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类型的中介组织蓬勃发展,截止到2006年,已经有超过60%的农牧户融入到组织中1,与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主体形成了各种形1张国志.乌兰夫发展牧区合作社思想及其启示[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提升了牧区农户和牧户的经济生活水平。在这一过程中,牧区合作经济的发展很显然起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继续发挥牧区合作社的经济带动作用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牧区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效率低、合作社的规模发展受到限制、政府或企业与合作社的关系不平等、合作社对牧区生态利益没有进行保护等。因此,本文选择对牧区合作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帮助牧区实现农牧业的产业化。一是通过对牧区合作社的问题进行研究,深刻剖析农业产业化中农牧户、政府和企业、合作社自身的问题成因,可以有效的提升合作社发展产业化的作用;二是本文选择了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牧区合作社为分析对象进行研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可以代表大多数的内蒙古牧区合作社的发展情况,结论对其他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000)(一)国外文献综述国外对农村合作经济的研究起源较早,以西方学术界对合作经济的研究为最早,起源于欧文和傅里叶的理论,在19世纪开始形成,20世界得到了较大发展,发展至今,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学派:第一,Cooketal(1993)等人将合作社当做一种独立企业形式的理论2;第二,Zusmanetal(1994)应用契约理论,将合作社当做一种契约联盟的理2MichaelCook,FabioChaddad,ConstantineHipoulos.AdvancesinCooperativeTheorysince1990:AReviewofAgriculturalEconomicsLiterature,GeorgeW.J.Hendrikse:RestructuringAgriculturalCooperatives,ErasmusUniversityRotterdam,2004.论;第三,Hendrikseetal(2001)将合作社视为一组契约集合的理论。Choietal(1993)通过研究成员异质性对合作社服务定价的影响,以以色列为例进行了分析。作者简历了模型,以以色列莫沙夫存在的两种类型的农民,生产不同两种产品的农民,假设莫沙夫为社员提供水和道路交通两种要素,则根据公共物品理论,合作社通过使一部分的农民利润首先而一部分利益最大化来实现最佳定价,那么,异质性成员组成的合作社与异质性低的成员组成的合作社的定价机制不同。作者将这种不同异质性成员组成的合作社当做一种独立的企业组织,每一个社员都是为企业进行产品服务生产的劳动者,而后将产品服务集中到一起从合作社出售。RoyerBhuyan(1995)则发展了一个垂直的包括农民、产品分销、加工者在内的市场结构模型,认为合作社通过对成员进行管理,从而控制产品的供应,而被动合作社则接受任何成员提供的任何数量的产品。而主动的合作社激励使得合作社向垂直一体化发展,产生垄断利润,而被动的合作社则如同一般的竞争企业,不具有垂直一体化拓展的激励。Zusmanetal(1994)则应用契约理论,对合作社集体组织中的不同参与者之间的谈判博弈进行了分析,作者将一个集体行动组织看做是集体成员之间的博弈,并根据此博弈经过,导出反映社会力量和不同利益集团影响的合作社决定。最终作者提出强势利益集团的加入会弱化合作社的组织效率,在不完全竞争情况下,集体行动计划获得的收益取决于成员面对谈判力量和中央决策者时候的计划水平。这样,通过谈判博弈,合作社由多个个体形成一种联盟,共同对外实行决策。Eileretal(1999)首先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对农村合作社的契约结构进行了设计,区分合作社中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以明确各成员之间与合作社的契约关系,提出了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途径。Hendrikseetal(2001)则阐述了合作社的最优治理结构以赢得成员投资利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