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茶对日本出口量变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普洱茶作为云南的特色产业,近几年来产量逐渐增加。但是出口总量却有所下降。日本作为主要出口国之一,由于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云南普洱茶对日出口遭到限制。本文主要论述了基于日本的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和普洱茶自身存在的问题情况下,云南省普洱茶对日出口量减少的原因,其中会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产品出口竞争力加以分析,之后提出相对有效的策略,帮助解决云南省的普洱茶出口问题。关键词:云南普洱茶;绿色贸易壁垒;波特五力模型;出口竞争力;策略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个人饮食健康问题,培养生活情趣,推崇养生之道。茶叶凭借其具有独特的口味和功效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深受欢迎。这就不得不说起历史悠久的普洱茶。普洱茶是中国茶叶当中的一种地方特种茶,别称“滇青茶”,云南省市世界上茶树的原产地,同时也是普洱茶的故乡。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制成的青毛茶为原料,再经过加工整理而成。出产地为云南澜沧江流域,主产区分别为西双版纳州、临沧市、普洱市三大茶区。随着普洱茶不断被大众认识,其产量在2004-2015年间不断增长。由2004年的2万吨到2015年的12.9万吨。而且在2014年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1亿元。产量的不断增加意味着销售商的不断涌入,导致销售市场趋于饱和,再加上民众认识度不高,其销售市场在2014年一度陷入低迷期。在出口方面,云南普洱茶在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荣获“百年世博金骆驼奖”,这无疑提高了普洱茶在国际市场中的曝光度,有利于扩大其出口量。近年来普洱茶出口主要集中与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出口数量占茶叶出口比重仍旧很低,据海关统计,2016年1-12月中国茶叶出口量为32.9万吨,而普洱茶仅为2937吨。由此看出,云南普洱茶要想继续向前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开拓市场,制定新的发展计划。图一:2009-2015云南普洱茶产量二、云南省普洱茶对日本出口产量变化原因分析(一)云南省普洱茶近年来对日本出口量变化概述普洱茶作为云南省特有的茶叶品牌,对云南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据中国海关数据得知,在2007-2017年期间,普洱茶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逐年递减,2010年对外出口量为4578吨,出口总额为2621万美元;对日出口量为854吨,出口额为309万美元。而到如今,在2017年上半年期间,普洱茶对外出口量仅为1458吨,出口金额1234万美元;对日出口量247吨,出口额仅仅92万美元。于2010年相比较,出口量大幅度下降。虽然在2016年普洱茶对日本出口量有所上升,但是只是略微增加。近年来普洱茶对日本的出口数量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云南省是中国第五大茶叶出口基地,次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普洱茶出口占比为3/4。因而,随着普洱茶出口日本总量的减少,必然会影响到云南省的普洱茶出口量。这一变化与日本的农产品进口政策和消费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将在下文中做出解释。表一:2007-2017年普洱茶出口简况年份出口总量出口总额对日本出口总量对日出口总额(吨)(万美元)(吨)(万美元)200761314309//200843413671507/2009348719565051632010457826218543092011427329546992332012428836226932702013451343316482672014338539154161702015(1-6月份)14741549261942016293726284511632017(1-7月份)1458123424792(二)绿色贸易壁垒阻碍了普洱茶的出口1.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绿色贸易壁垒起兴于20世纪90年代,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出口的措施。由于全球环境的逐渐恶化,使得各国开始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于是绿色贸易壁垒应运而生。主要表现措施为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2.日本针对中国农产品出台多项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政策1947年日本制定《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加工设备、容器以及包装必须符合其标准。并且要求食品等货物进口商向检疫机构提交进口申报。而后又不断修订,进一步提高药物残留限量标准与卫生要求,增加了不少限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