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工作总结报告20xx年,全市民政系统围绕建设幸福武汉和国家中心城市大局,团结一心,克难奋进,推进“服务民政、幸福民生”建设,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武汉民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了新的成就。(一)社区建设创建升级。着眼夯实幸福城市的底子工程,启动1470个社区建设升级发展,212个幸福社区试点创建成效明显。组织56个部门和单位成立领导小组,社区建设资源得到有机整合。分类归纳出xx区型、新建住宅型、单位型、混合型、农村新社区型五种创建模式,创建实效和经验探索齐头并进。先后在xx区、xx区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动各区、各部门形成大员上阵、大胆探索、大力推进的工作局面。全市各级投入创建资金2.6亿元,推开2000余个建设项目,新扩社区用房5万平方米,新建社区“两型”项目742个,新增社区服务项目1779个。投入资金2.1亿元,完成10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750个社区服务站提档升级,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社区服务站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社区服务设施更加强化。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到3512家,培育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增加到111万名,“三位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更加完善。xx区百步亭社区成为武汉幸福社区品牌走向全国。全面完成第五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1146个应换届社区直接选举和户代表选举比例达到76.72%。xx区成功试点换届选举,直选和户代表选举达到100%。完成400个村(大队)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创建工作,xx区被命名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区”。(二)社会福利创优提能。以市人大首次专题询问养老事业为契机,借势加速发展,整体联动实施,绩效管理推进,“10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成立民政部门牵头、4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实现一体化协调、实体化办公。新增养老床位6114张,新建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79家,新建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10家,提档升级农村福利院19家。全市养老总床位数达44096张,每千名老第1页共5页人拥有床位数突破30张。推动20余家养老机构实施养医结合,将137家养老机构的1.2万张床位纳入保险范围,xx区开展为老送餐服务试点工作,养老服务保障能力得到质的提升。江岸、xx区社会福利院建成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系统,硚口、xx区部分街道建成养老信息平台,养老智能化探索落地扎根。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对我市养老事业加速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加强市儿童福利院XX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基地建设,实现24小时弃婴收容服务,“明天计划”可行手术完成率达100%。落实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246家福利企业给予安残奖励200余万元,为6138名残疾人就业提供帮扶支持。募集捐赠资金1800余万元,“慈善文化进校园”、“每周有爱”、“幸福民生、慈善助老”等慈善公益活动深入人心,惠及困难家庭6409户。创新福利彩票发行方式,推进福彩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福彩销售额达23.03亿元,上升为副省级城市第三,保持在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三)社会救助创新提标。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灾害,第一时间掌握灾情,第一时间深入一线,第一时间调集救灾物资,第一时间转移安置灾民,确保全市无一人因灾伤亡,紧急筹措拨付救灾资金872万元,448户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工作圆满完成。发放救助资金15亿元,低保、五保、优抚等各类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平均提高15%以上、医疗救助标准平均提高20%以上,67万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完成3.6万名二级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工作,实现4.8万名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低保全覆盖。筹措资金1500余万元,临时救助9730名困难群众,江汉、东西湖、xx区开展低保边缘户救助探索深入推进。投入700余万元,开放1170个社区纳凉点,每天免费为5万余名群众提供避暑纳凉服务。投入1.96亿元,为35万困难群众发放春节慰问资金。下拨专项资金救助困难家庭大学生1867人,为2000余户低保家庭免费赠送杂技节参观券,开展环卫工子女“福彩公益助学”和“福彩有爱供岗助学”公益活动,救助渠道和模式更加丰富。加强综合信息平台和专业救助平台建设,争取市政府批准组建了“市城乡低保服务中心”、“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中心”。开设“96596”救助热线以及“局长留言信第2页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