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轮机的运行与维护1.1汽轮机正常维护的内容及任务1.1.1机组调整的主要目的a)满足电网对负荷变化的要求。b)保持机组安全稳定的连续运行。c)保持运行参数的正常、汽水品质合格、电能质量合格。d)保持最合理的经济指标、最大限度的提升机组效率。e)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排放。1.1.2机组调整的主要任务a)按照调度规定的负荷曲线运行。b)根据运行规程的规定及时调整、分析运行参数,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c)调整运行方式,使机组能满足在各种不同工况下连续运行。d)优化运行方式和参数,保证机组经济运行。e)协调各辅助机械及系统使其达到最优的配合。f)合理调整运行方式和参数,配合检修对有缺陷的设备进行处理。1.2汽轮机正常运行的监视a)定时巡视、检查机组运行情况,对照各种表计指示值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合理调整,保证机组主要参数在允许值内。b)认真监视DEH、TSI盘、ETS试验装置、DCS画面各指示状态正确,机组运行方式和控制方式正常°TSI、DCS无报警和跳闸信号,当发现问题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分析处理。c)各岗位人员应按运行日志的要求定时正确抄表,并根据当班现场设备运行状况做好事故预想,对异常运行工况,要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和调整.发现设备缺陷及时登记并联系检修处理。对重大设备缺陷应加强监视,并做好事故预想。d)运行中应定期对所管辖的设备进行检查,要注意汽、水、油管道、法兰的严密情况,严防漏油着火。e)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听音并加强检查,注意机组运行情况。1)负荷变化时。2)蒸汽参数或背压变化时。3)汽轮机内部有不正常声音时。4)汽轮机上、下缸温差增大时。f)在工况变化时要及时调整各设备系统运行方式,保证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g)负荷变化时应注意调节系统工作平稳,无卡涩,注意轴向位移、瓦温、差胀、缸胀和振动的变化情况。h)注意检查各转动机械的电流、出口压力、电机温度、声音、振动等正常,检查各辅机轴承油位正常、油质合格。i)接班和班中应对油箱油位等进行检查,发现油位升高或油质有乳化现象时应立即进行放水检查,并化验油质,油位低时联系补油。j)检查主辅机各种保护、联锁装置投入正常。k)经常检查各加热器的运行情况,保持水位、端差正常,合理调整除氧器排氧门开度,保证含氧量合格。l)严格执行设备定期切换和试验及巡回检查的规定。m)严格执行三票三制,做好设备定期试验和轮换工作。1.3正常运行时参数维护要求a)主蒸汽压力在任何12个月的运行期内,主汽阀的进汽压力应控制并保持其平均压力不超过17.5MPa。在保持这个平均压力的同时,在不长于控制所要求的时间内,平均压力还不得超过17.7MPa。主蒸汽压力在12个月的运行期内,超过17.5MPa运行时间不超过12小时。在非正常工况下,进汽压力瞬时波动的峰值,不允许超过压力的21.7MPa。b)高压缸的排汽压力,不允许超过4.214MPa,再热蒸汽压力不允许超过4.375MPa。c)主蒸汽温度在任何12个月的运行期内,主汽阀进口蒸汽温度的平均值不允许超过主蒸汽的额定温度。在保持这个平均温度的同时,不允许超过545°C。d)主蒸汽温度在12个月的运行期内,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主汽阀的进口温度不允许超过551°C,累计时间不超过400小时。此外,在12个月的运行期内,主蒸汽温度在15分钟之内的波动,不允许超过565C或累计时间超过80小时。e)主蒸汽温度在保持上述允许温度下,通过两个主汽阀的蒸汽温差不允许超过14C,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这个温差允许高至42C,但最长时间为15分钟,且这种情况至少要相隔4个小时。f)再热蒸汽温度在任何12个月的运行期内,中压缸进汽温度的平均值不允许超过再热蒸汽的额定温度,在保持这个平均温度下,再热蒸汽温度不允许超过551C。g)再热蒸汽温度在12个月的运行期内,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再热蒸汽温度不允许超过其额定温度551C,累计时间不超过400小时。此外,在12个月的运行期内,再热蒸汽温度在每15分钟之内的波动,不允许超过565C或累计时间超过80小时。h)再热蒸汽温度在保持上述平均再热蒸汽温度下,通过两个再热汽阀的蒸汽温差不允许超过14C。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这个温差允许高至42C,但最长时间为15分钟,且这种情况至少要相隔4小时。i)在额定工况下,主蒸汽和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