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作者简介: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家,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等教育专著。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9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人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请大家速读课文,思考:我们在朗读时要以怎样的语气才能表现父亲写信时的心理呢?为什么?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文中的父亲为什么要用书信的形式来回答女儿“什么是爱情”这个问题?1、作者在回信时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激动欢快书信含蓄,便于说理“我”为何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我”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一个正确的引导带给“我”的巨大收获,希望女儿重视。同时运用故事揭示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阅读课文第5—25段:(一)请同学复述文中的故事。(二)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找出课文有关描写上帝三次来到人间视察男女两人生活的语句,完成下面表格。时间项目看到的景象看到的眼神具体指什么事物上帝的态度第一次(一年后)第二次(五十年后)第三次(又三年)小棚子庄稼婴儿男女对望爱情不可思议的美和从未见过的力量颤抖惊异惊呆恼火小木屋,花园,儿孙们男女对望更加美丽和更加强大的力量忠诚更加恼火孤独的男人男女对望不可思议的美和力量心头的记忆深深地沉思着走了朗读课文最后两节,结合课文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的。1、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在异性或爱人之间的交往中,只有保持一定的理智、慎重和机警,才可以和谐相处,共创幸福2、怎样理解“人成了大地的上帝”?3、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文章结尾说:“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这些话都很好地解释了“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的含义: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爱情将成为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品味语言:•这就是爱情,我的小孙子!爱情比上帝权威大,这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一代一代地相传。(中心句)(总结句)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与探讨你认为爱情是怎样的?课外拓展:尝试写一封信给朋友或同学,要求阐述对一件事的看法,感情要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