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2、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理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巩固词语,回归文本。(熟悉课文16个词语)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3、出示课题——矛和盾的集合。我们,通过《自相矛盾》这个故事,知道了矛是用来进攻的,盾是用来自卫的,他们可是针锋相对的一对冤家啊,可我们今天把他们集合在一起,会变成了什么?把矛和盾的优点集中在一起碰撞出了“坦克”这一新鲜事物。你见识过坦克的“大显神威”吗?二、学习第五自然段1、齐读第5自然段,体会坦克的“大显神威”。请大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用笔画出相应的句子,再读读!2、课件出示课文片段:从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我们可以看出坦克的“大显神威”?(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3、再读课文,感受坦克的大显神威。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么威风。那么,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呢?三、学习第1~4自然段(尝试一)默读1—4段,边读边思考。(1)根据提示,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写下来,然后试着根据所填内容题将坦克发明的过程说一说。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坦克发明的过程发现的问题盾太小了解决的办法(2)首先进行小组内交流;(3)然后小组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小结: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和朋友比赛,面对朋友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1),还是()。经过反复思考,发明家将矛的()和盾的()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这个()在战场上(),德国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的确如此,坦克集合了矛和盾的长处,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真了不起!从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四、学习最后一段,揭示道理,拓展思维(尝试二)出示:“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1)结合课文,谈谈你身边有没有类似于课文的现象?请举例说明。(2)把两种事物的优点集中在一起,会组成另一种更加方便于我们生活的事物。那么,我们人呢?请联系生活实际,你想集哪位同学的优点于自己一身,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呢?五、总结: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不仅体现在发明创造上,也反映在做事做人上。如果我们善于把别人的优点集于一身,我们就会变得更加优秀,在以后的竞争中就会成为胜利者。记住:“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六、日积月累积累8个词语和2个优美的句子。板书25矛和盾的集合矛进攻〉合二为一大显神威盾自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