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化”抓教研集体备课促发展老河口市李楼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总结一年来,我们李楼中心小学严格按照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心学校等有关部门关于对“集体备课”的一系列要求,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积极探索集体备课新思路,促使集体备课常规化、规范化、专题化,逐步提高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在校领导的重视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集体备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建章立制,强化管理,集体备课常规化集体备课的意义在于智慧的碰撞,资源的共享,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把握教材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我校把集体备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抓实,力求抓出成效。为了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我们认真学习和理解各级部门关于集体备课的文件并结合寄宿制小学的实际情况,理清集体备课的工作思路,制定一系列集体备课规章制度,着力抓好集体备课工作。我们的做法是:一,坚持集体备课日制度(每周一作为集体备课日)。二,集体备课考勤签到和点名制度。三,实行集体备课校长负责制。学校校长负责对此项工作实施全面领导和管理;教导主任具体抓此项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教研组长督促;备课组长具体实施。四,采取领导干部蹲组包年级制度。要求蹲组领导必须参与备课组活动并做好指导。五,集体备课理论学习制度。我们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学习理论与学习先进教学经验相结合的办法,不断丰厚教师的理论根底.六,集体备课激励机制。学校把集体备课工作同月常规检查相结合,坚持“三查一抽”制度,做到一周一检查、一月一评比、一月一奖惩。同时每学期坚持开展“优秀说课稿”“优秀集体备课决议稿”评比和先进备课组、优秀备课组长评选表彰活动。二、集体研讨,规范运作,集体备课规范化2006年以来,我校改为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待的时间特别长,教师也是来自不同的学校,素质参差不齐,集体研讨就显得更加重要.我校集体备课是在教研组的指导下,年级学科组组织教师开展的集体研读课标、教材、教参、分析课堂学生情况、制定学科单元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活动中我们采取“理清程序、突出重点、规范运作”的策略逐步规范集体备课。我们按照“个人写课---中心发言人讲课、说课---集体研讨.形成决议---修订个人教案---课堂实施---总结反思”的六活动程序开展集体备课,重点解决“五个问题”,特别强调“一个环节”(总结与反思)。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把交流反思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提出来,要求对集体备课决议执行情况、教学实践情况进行反思(成败得失),并以执教后记的形式反映出来。同时我们强化过程管理,坚持做到“五抓”,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一抓计划,学科教学计划、集体备课活动计划,要求计划科学,活动安排详尽、具体、合乎要求;二抓好中心发言人的说课稿和全组教师的个人备课,并做好检查记载;三抓集体备课形成的决议;四抓备课组成员个人修改的教案(痕迹);五抓备课组活动记载(执行决议情况、反思记录、研讨记录等),以上五个方面教导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抽查,每周通报一次,对问题严重的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三、围绕课题,研究问题,集体备课专题化开展集体备课,以前大家发言都是就课论课,缺乏理性思考。现在,集体备课活动重在研究的深度,着力把问题的研究、科研专题的研究贯穿始终。因此,我们要求中心发言人必须结合自己的科研专题说课,其他教师也必须围绕问题进行研讨。在“过教材教法关”的基础上,逐步达到人人都能带专题讲课,带着问题进行集体备课。这样通过课堂教学落实课题研究,通过集体备课进行课堂教学的问题研讨,实现教师能力和课堂效率的提高。我校四至六年级语文备课组结合实际坚持做到集体备课与集中研讨相结合,在扎实开展年级单元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在备课组中开展问题研讨,着重研究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集中研讨了“寄宿制小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农村小学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指导策略”等问题.语文备课组围绕“三新”(贯彻新理念、实施新教材、营造新课堂),结合教学内容,重点探讨了习作、口语交际、课文、语文园地等课型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