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同伴学习分享专业知识,和学生共同成长!——六年组跨学科专业共同体有感!章茹不知不觉加入六年组已经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渐渐融入到这个友爱的年组,也参与了年组的开心农场。在一次次开心农场的活动中,向同伴学习分享专业知识,和学生共同成长!本学年我们组的年组目标就是打造跨学科的专业共同体,而我们的开心农场也就成为跨学科专业共同体的最好实践基地。金秋十月,六年级的开心农场又换新妆了!花园里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种上了紫红的凤尾,嫩黄的早菊,在秋风中散发出芬芳。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逐一把洪山菜薹的苗子种到了农场里。看似平凡普通的播种过程,却凝聚了六年组不同学科老师背后的耐心悉心指导。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课,在网上查找适合秋天播种的花儿,查看花儿盛开后的效果图,反复对比,选择了紫红的凤尾和嫩黄的早菊,期待花儿盛开时能给秋天添上一抹亮丽的色彩。并选择了适合此季节成长的菜薹作为本季的蔬菜种植下来。在科学课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探讨凤尾和早菊养护窍门,并把植物生长的过程逐一记录下来。语文老师指导孩子们把劳动所带来的乐趣,难忘的经历用文章记录下每一个感动的瞬间。数学知识则帮助孩子们进行劳动分工的统计。最后,我们还利用信息技术课程制作相关的电子小报,把一个阶段的开心农场成果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记录下来。孩子们不仅在开心农场学会了种植花儿和蔬菜,更在老师的领导下将语、数、科学、信息技术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孩子们在成长,而我们老师也在带领孩子们收集资料,劳动实践,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向同伴学习分享专业知识,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学科间的严格分界曾被视为现代科学发展到较高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当下社会却向我们呈现出另外一幅图景:学科间严格的分界逐渐被打破,呈现出更多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在传统学科版图之外的交叉学科不断出现。以问题导向、跨学科交叉合作为特征的新的科学研究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如果把专业共同体比喻成一个团队,那么跨学科共同体就是一个汇集各路精英的团队。虽然团队并不一定能使每个成员的智商变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团队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家”,它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使人的力量变大,消除学习的孤独感。一旦团队成员形成共同的目标愿景,通过彼此的交流来解决问题,这个共同体就形成了。在交流过程中,老师们跨学科的交流,分享彼此熟悉的学科经验,学习相对陌生的学科知识。虽然不同的学科视角下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但在对于教师专业知识的成熟度的要求以及在社会交往中实现和生成共同体的这一过程上达成了共识。老师开拓了视野,再来带领学生进行师生互动,在学习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有所收获。正如年组承诺中所说,我们愿意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带领孩子们一起奔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