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目前,我国的外贸进入了效率高、成本低、保持可持续中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快速的发展正在逐渐的影响传统贸易模式,逐渐成为中国外贸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广东作为我国外贸体量第一和跨境电商第一的省份,2016年外贸呈现出整体优于全国的态势,其中跨境电商的拉动作用明显。跨境电商作为中国经济外贸新业态的突出代表,具有以下优势:打破国外渠道垄断的最佳契机、减少服务贸易逆差、助力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本文将对我国广东跨境电商进行分析,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区位、政策和产业,但同时页发现了广东跨境电商企业品牌意识薄弱、流网络和物流供应链与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不匹配、复合型人才的缺失和跨境支付成本高的问题,对此提出利用“互联网+”思维塑造品牌、完善国际物流配送体系、培养全面综合型人才、完善跨境支付机制、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前言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目前,我国的外贸进入了效率高、成本低、保持可持续中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快速的发展正在逐渐的影响传统贸易模式,逐渐成为中国外贸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根据商务部的数据的预算,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额在2018年将达到10.1万亿元人民币,同时未来的几年跨境电子商务将以年均30%的增长率稳步的增长。广东作为我国外贸体量第一和跨境电商第一的省份,2016年外贸呈现出整体优于全国的态势,其中跨境电商的拉动作用明显。对广东省当下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具体的对策进行详细的分析,将对其他地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起到一定示范作用。选题意义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中国经贸新兴行业的杰出代表,主要体现了外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作用:跨境电子商务凸显了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改变了现有产品价值链结构,打破了国外渠道的垄断。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极大地帮助到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帮助国内服务业的企业走向世界,减少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增长,促进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跨境电商是人民币强大的国际催化剂,将会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研究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对经济结构的升级外和贸易的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研究现状在当下的文献中,关于对跨境电子商务、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这三者之间的联系的研究有很多。这些文献大多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分析结果。在研究贸易和经济增长这一方面,亚当·斯密首先提出了“外贸是经济增长的引擎”的观点。之后,李嘉图、约翰•穆勒、D.R.Nax和RaulPrevish在他们的作品中,也说外贸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很多的经济学者都对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通过联立方程组进行定量分析,指出中国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石传玉等(2003)对我国1952年之后的进出口数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详细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协整研究分析,并采用EG两步法创建了三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查桂永(2006)构建了一个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广东的贸易总额,出口、进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周爱农(2010)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得出结论,广东外贸出口每增长1%,经济产出将增长0.92%。杨有晓和陈文良(2014)运用面板模型来实证分析泰尔指数对广东、对GDP增长贡献的影响。郑静(2006)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估算了1987年至2002年广东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研究,杨钊(2002)指出,电子商务将通过改变对外贸易手段和改变外贸成本结构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Terzia(2011)分析,跨境电子商务将会为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从短期来看,这类收入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但从长远来看,发展中国家将会受益匪浅。赵志田等(2012)构建了进口、出口和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等因素之间的动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