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马哲演讲稿“人”是什么,从古希腊人的各种起源说和古印度的“四大皆空”,到柏拉图“人是自然人”,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等等,再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古老而历经时日不衰的问题人被定义为理性的生物、社会性的动物、会制造工具的动物或是会制造符号的动物。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的劳动出发,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人的本质是什么。在古希腊时期,思想家们对“人是什么”的认识,与当时的自然哲学一样,具有朴素的性质。他们把人看成是一个天然统一的物质实体,来源于共同的自然物质。泰勒斯认为“人”起源于水。同是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另一位哲学家阿那克西美尼,认为空气是“人”之本原。赫拉克利特说,“逻各斯”不仅是万物产生的根据,也是人类产生的根本,为人人所共有。这个逻各斯的表现就是“火”。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恩培多克勒,认为人和宇宙万物以及人的情感都是由这四种元素组合或分离的变化而组成或形成的。而古印度佛教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四大”组成的,“四大”指“地、水、火、风”,而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人,所以四大应从人来谈。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的论述,他指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但是人又并非像动物一样与自然物具有直接的同一性,直接呈现出来的对象不是人的对象,直接地、客观地存在着的人的感觉也不是人的感性及人的对象性。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马克思认为确定一个种类的特性和本质,关键在于看其生命活动的性质。马克思讲的“生命活动的性质”就是指“劳动”或“生产”的性质。那么人的生命活动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呢。马克思指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则是全面的,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动物只是在直接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第1页共6页——这只生产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而人不仅为自己及后代的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而且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下进行生产,为社会创造财富。第二,动物的生产只是出于一种本能的活动,因此,它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生产,而人的生产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他既可以认识规律,也可以利用规律,按照客观规律改变自己和自身。总之,人与动物的生产的差别,表现为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性质的差别,“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因此,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得出结论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其中,所谓“人的类特性”就是指人的真正的本质或本质特征;而所谓“自由自觉的活动”,则是指人高于动物,超越于本能的限制,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活动。马克思把“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归结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归结为人的本质特征,这本身就说明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社会特质。因为人的生命活动就是人的劳动,是人的生产活动本身。而生产活动本来就是人的真正的生活,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人们在有意识、有目的劳动或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中,必然结成一定的联系或关系,从而证明自己的活动是社会的活动,自己的存在是社会的存在,“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是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直接交往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因为我是作为人的活动的。不仅我的活动所需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产品给予我的,而且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因此,我从自身做出的东西,是我从自身为社会做出的,并且意识到我自己是社会的存在物”。不仅如此,人的生命活动还表现在通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创造对象世界,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其次,“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的社会物质,就在于它能使自然界打上社会的印记,并使人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