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人的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对培养学生的思维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想象思维,使学生的不断涌现创新的火花。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语言本身是抽象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呢?其实,创设情境将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如《丑小鸭》一课,仅仅依靠文字,学生很难理解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丑小鸭、小鸟等角色,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教师再抓住学生入情入境的好时机,让学生想象丑小鸭的内心世界。这样,生动的情境就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学生才会展开生动的描述。二、运用插图,指导学生想象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色彩美丽、形象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有利于学生以图学文,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李时珍夜宿山寺》一课,有一副图画的是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在月色下修订《本草纲目》的情形。我在指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有学生想象:天色已晚,山风呼啸,李时珍深情1/2地对庞宪说:"徒儿,难为你了,你跟着为师,让你受苦了。”有学生想象庞宪的心理活动:“跟师父采药没想到这么苦,,不过师父这么大年纪都不怕,我已能挺得住!”巧妙地指导学生利用插图,通过想象表达插图的意思,提高了学生的想象了。三、品词赏句,激励学生想象结合课文内容及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品词赏句,能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我请学生想象刘备“下马步行”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在想些什么?有点学生说:“山路崎岖,刘备全然不顾。”有的学生认为刘备在想:“风雨之后才能见彩虹,这点苦算什么?诸葛先生啊,以我的诚心想必能打动你吧!”通过想象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刘备恭请诸葛亮的至真至诚,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这样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