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后反思董彻《跨越百年的美丽》在“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的一组课文内,文章从居里夫人的美丽下笔,赞美她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赞美其人格美和精神美。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坚毅的性格,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理解文中“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启迪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居里夫人人格和精神上的美丽,就在于她为科学的献身精神和对科学事业坚定和执着的追求,并且淡泊由此得到的名利。从文本的特点来看,居里夫人这些美好的品质都蕴含在了故事情节当中。那么该如何尽品居里夫人的“美丽”?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并学习居里夫人的容貌美丽以及她对科学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第二课时,主要是以主问题------为什么居里夫人的美丽可以跨越百年?作为学习的主线。并且让学生充分自学以及小组交流后,从文中找到一句最能概括居里夫人美丽的话。学生都能够找到“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最重要的句子。紧接着我就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居里夫人坚定、刚毅、顽强的精神,以此谈自己的感受。课上环节能够顺利的完成,时间安排的比较合理,能挖掘出课题深刻的含义,并结合感受进行了说话练习。但是,课上存在许多问题。预设并没有很好的完成。一、学生的朗读不够充分,尽管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能说出自己的感受,但是从文本中体会到的感情没能很好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课上没能进行扎实的有感情朗读的训练。二、课上齐读的部分较多。这一点虽然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没有预知,但课上没能很好的控制学生们读的引导。这样影响孩子们更深刻的体会文本的感情。三、过渡语比较生硬,没有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没能更好的牵引学生的思路。四、课上问题提的不够明确,学生有时所答非所问。尽管遗憾,却也有欣慰与收获。总的说来有以下几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1、注重朗读训练的指导,重抓有感情地朗读,从投入感情地读而悟出句子蕴含的道理并去深刻的体会。2、更加精心备课。不仅仅是对教材的备,还有对学生有所准备。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不能让自己的备课成为学生学习的阻力。3、培养学生的课堂表现力。一节课需要的是师生密切的合作,课堂气氛的好坏与我们教师平日的常规要求、上课习惯,学生的听讲、发言等细微的表现关系密切。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会说。要培养每个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堂堂课去潜移默化。我希望打造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是全员参与的课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生动起来,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