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青年教师要用“狠”招——看王能智老师的相关报道有感梁迪谦听了吴芸关于王能智老师的报告,看了王能智老师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的报道,感触很深。王老师把地理课上得呱呱叫,让学生家长担心孩子会迷上地理,从而劝止王老师不要把地理教得那么好。那正是王老师当老师的最高境界。看到王老师关于青年教师成长为名师只需要三年时间的观点时,我开始感到疑惑,而后也能欣然接受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培养青年教师时,王老师招招都是“狠”招。这样一来,青年教师不想成为名师都难了。我们且看王老师的第一招,他要求青年教师第一年要撰写规范的教案。第一年,他建议学校不让青年教师做班主任,让青年教师把全部身心投入到钻研教材之中去。这是超出人们意料的一招。可是想想也不难理解,教师首要的是上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是熟悉教材,接着就是精心设计教案。如果新分配来的毕业生马上给他当班主任,势必会将大部分的时间投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这样,课堂教学就无暇顾及了。第二招,要求老师能够说课。说课这一环节目前大多不被重视,然而王老师却当成重要的抓手来抓。有什么理论依据呢?我们知道,说课的环节主要是说教材、说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如果老师每一课都写好了教案,并进行了说课,那么,如何教这篇课文或这一节内容不就稔熟于心、胸有成竹了吗?第三招,要求青年教师参加本学科高考模拟测试,并且要一直坚持三年。这应该是最狠的一招。其实我们大家也都非常清楚,要当好教练,自己就必须先当好运动员。在多数情况下,当运动员时成绩很出色,当教练的成绩也往往会比较突出。李永波教练从金牌运动员到金牌教练,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刘国梁教练也如此,从大满贯得主到叱咤乒坛的教练。因此,王老师的这个“狠”要求,其实是在逼迫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当然,这样要求青年教师,也要青年教师本身要有过硬的素养,首先是品德素养,其次是学科素养,再加上奋发向上的进取心,才能接受王老师的这种“魔鬼”训练法。再者,还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