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学生诚信贵在言行熏陶周天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信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既是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又是传统美德的实践者,把他们培养成为诚实守信的人,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让诚信的花朵在每一个中小学生的心灵绽放,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贵在言行熏陶。老师和家长应该成为孩子诚实守信的榜样,要求孩子诚信,自己首先要诚信。只有这样,你的话才会掷地有声,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这就是为人师表。如果表里不一,言行脱节,再多的说教也是苍白无力,毫无意义。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不仅是有知识,有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的道德品质,诚实守信。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对老师尊重、信任甚至崇拜,他们会自觉地向老师看齐,以老师为榜样。因此,教师要做诚信的使者,处处撒播诚实的种子,通过自己良好的言行,引导、感染、熏陶学生。比如,对学生不能信口开河,随便许诺,一旦答应就要做到;处理班级事务、评价人物事件要客观公正,不偏袒、不做假;向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反映班级情况及学生在校表现要实事求是,不添油加醋,弄虚作假……是的,孩子需要德行来指引,教师只有保持良好的师德,成为诚信的典范,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人格榜样体会“真”的高尚,“假”的渺小,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做到“诚实守信”,“一诺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