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大庆肇源的陈雪,很荣幸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纸和环保》中的第一主题。本单元围绕纸的问题设计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从哪里来""保护森林,节约用纸"三个主题活动。这是第一个主题,主要是通过让学生了解纸在生活的用途及用量,认识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同时了解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由此引发一定的民族自豪感。二、学情分析:纸对学生来说是天天都要用到的,但我们从来没去了解过纸,如果硬生生地开展这些名义上的活动,学生未必有兴趣参与进来。如果能直观生活多角度的去展示,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活动进行。三、教学目标:1、认识纸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2、知道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并为此感到自豪。3、学习使用调查方法。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纸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了解纸的演变过程,知道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难点:了解纸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五、指导思想及措施:教材特点中突出了生活性、活动性、儿童的主体性、开放性,这个主题的设计思路就是以生活中的纸为核心,以猜猜、看看、说说、算算等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促进了解纸与生活的关系。同时在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的基础上,通过读读、听听、想想、演演等了解古人在没发明纸前是如何记录文字,感受蔡伦和他的造纸术的伟大,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六、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各种纸制品:写字本、教科书、购物卡、手工纸、卫生纸、拉花等。七、教学过程:(一)猜猜看看:教师准备一个纸箱,里面放置准备好的各种纸制品。由学生摸摸、猜猜、看看,了解纸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做出解释,使学生了解纸制品在生活中应用在各个方面。)板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二)说说、算算:学生讨论并说说纸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都用在哪些方面,小组调查组内人员每天的用纸量,计算每人每天的用纸量,再算出全班、全校的用纸量,教师引导想象全县全市全国小学生每天要用多少纸。(学生虽然学过统计,但突然出现仍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简单的统计表格。较大数值也不要求准确计算。)我们每天要用掉这么多纸说明什么?体会纸对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三)读读、听听纸对生活学习这么重要,那么在没有纸以前,人们是怎样书写画画的呢?打开书,看看他们都想到了哪些办法。谁能讲一讲?教师适时借助课件使学生加以了解。(四)想想、演演纸对于我们这么重要,可是有人说:“现在有电脑,可以制作电子图画,电子书,还用纸干什么呢?我们可以不用造纸了。”同学们同意这种说法吗?想想没有纸了会怎样?小组内互相演一演。(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在班级内演一演。)(五)课堂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纸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也知道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那你们想不想知道纸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介绍吧!板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教学反思:在近几年的品德教学工作中,我逐渐总结了一些不太成熟的经验:一是尽量去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我准备的教具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纸制品,让学生一眼就知道和了解纸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这一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起到的效果比较明显,学生掌握起来轻松自如。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我的电脑水平有限,但不可能每节课都要请人帮忙制作课件,所以在幻灯片的基础上,我一直在不断改进,制作一个这样的课件对我来说还是得心应手的。学生通过图片和动画轻松自然的了解到蔡伦造纸的相关知识。三是有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农村教学,不能每堂课都用到课件或更先进的教学工具,这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口与手,让他们去交流和讨论,哪怕是给我一个简单的数据或猜测,在日渐的参与中,能力的提高是逐步加深的。本节课,学生回顾了调查方法,体会纸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对于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有条理的表达观点。课堂教学时间并不长,学生能在感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的同时了解蔡伦和他的造...